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13,36(5):1159-1162
本文采用调查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聋校三年级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友伴网络进行2年的追踪研究,以探索友伴网络的建构及其动态发展特征。结果表明:①三年级初期,聋生在友伴网络的个体中心度与个体的外貌、成绩与年龄等个人特征有显著相关;但随年级升高,这种相关性逐渐消失。②聋生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其团体成员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③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互选朋友关系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2.
组织认同起源于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身份"与"认同"为出发点阐述了组织认同的概念内涵及其多重性与动态性,结合组织认同的多重性以及动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组织认同的产生、整合机制以及变异模型。最后,笔者对组织认同研究的不足之处、组织认同与其它理论的关联、本土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3.
偏离行为的研究在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都有较丰富的成果,然而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对社会或组织产生负面作用的消极偏离行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学者越来越关注积极偏离行为(Positive Deviance, PD)的研究。该文综述了关于积极偏离行为的定义的各方观点,同时分析了积极偏离行为与相似构念的差异,并综述了积极偏离行为的测量方式,以及积极偏离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最后对积极偏离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4.
提起“乡愁”,人们会很自然地涌起一股朦胧的美好与淡淡的怅悯相再:夹杂的情愫,会想起家乡秀美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血肉相连的人脉……乡愁,是一种思绪。它萦绕于人心,且挥之不去。它时不时地会浮现出来,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当下,能够不忘自己的根基和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5.
佛教的现代化是20世纪佛教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如何实现佛教的现代转换,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居士佛学中南京支那内学院的中坚人物吕澂,在1949年以后,自觉地把佛教的现代化方向指向了学术化。他在《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印度佛教思想发展规律的自觉探讨。这种探讨同他对佛教思想的本质以及对中国佛学发展规律的探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者“佛教学术化”和“佛学学科化”的尝试,实际上也是他对佛教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16.
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的扩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晨海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2,25(6):668-671
本研究在前次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评定量表、个案及其主题分析等方法,对该群体的总体人格特征作出了描述,并从性别、出生年代、活跃领域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各类型集团人格特征的异同,从而揭示了个人选择与环境,人格特征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7.
内隐学习在教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内隐学习的研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是内隐学习?很多研究者认为,内隐与外显的认知过程属于复杂认知任务的操作(Brooks,1978;Evans,1972;pollio,1974;Seger,1994;Howard,1997)。外显学习中发现和控制任务变量的机制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它包括一个试图形成任务的心理表象,搜寻同功能系统的知识的记忆,以及试图建立和检验任务操作的心理模型(Mathews,1989)。这整个思维过程是有意识的,主观努力是被清晰意识到的。内隐学习则比外显思维更有力,且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Mathews,1989;Fletcher,1998)。换言之,内隐学习是在(某种意义上)不知道刺激之间或刺激与行为之间存在连接的情况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8.
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兆兰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2,25(1):108-108
一般而言,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相对于有意识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来说.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无须意志努力的和不可言传的学习。自内隐学习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学者杨治良等(1991,1995)还发现,它不受诸如系列位置等其他方面刺激的影响,反应倾向指标β波动较小。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此外,抗干扰性还表现在,内隐学习不受精神病或神经损伤的影响和干扰。以下是近年来的几个视知觉方面的典型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19.
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秦启文  张志杰 《心理科学》2002,25(3):360-360,349
时间管理倾向是我们在有关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时间维度上的一种人格特点,指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我们对时间管理倾向的有关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不但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具有预测作用,而且与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等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将继续探讨个体时间管理倾向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我们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20.
文化常模模型和目标调节模型——两种幸福感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心理生活质量这一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期,幸福感的研究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近年来,主观幸福感属性中的化差异引起了跨化研究的极大兴趣。章通过比较幸福感跨化研究中新近出现的两个理论模型——目标调节模型和化常模模型,探讨了化在主观幸福感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感幸福感和生活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