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葛晋卿 《天风》2002,(8):53-53
在学校的右侧,距离30米处住着一户人家,全家共4口人。一切重担全担于那位年逾古稀、体力衰微的老母亲肩上。就这位老人来说,丈夫和唯一的儿子已早逝,留下的是自己和一位患“神经病”的女儿(这位患神经病的姊妹是被丈夫抛弃的),还有两个外孙女,患神经病的女儿需常照顾,  相似文献   
22.
相较外来宗教而言,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自诞生之初就有着中国的社会基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道教中国化的内涵、历程与意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历史进程的角度研究道教中国化,总结相关经验,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当代道教中国化的方向,更有效地引导当代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深入推进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23.
朱发德  蔡濠光 《天风》2002,(6):29-29
美丽的澜沧江水,九曲回肠,不知流淌了多少年,高高的碧罗雪山,像一个戴着白发的老人,也不知在这里蹲了多少代,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8万多傈僳族居住在这里,基本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贫困山区,其中有1000多人信仰基督教,  相似文献   
24.
我国的美术教育在近十多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基础教育中"艺术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不仅美术教育师资的数量严重不足,同时从整体上讲,在美术教育素质、教学科研能力和美术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也亟待提高"[1]的现实状况,通过多方面、多形式的努力建设,目前师资紧缺的状况得到了初步缓解,教师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长,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从功能型提升到具有人文气息的艺术型。室内空间作为一种载体,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只有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室内设计才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6.
聚与散     
功强 《思维与智慧》2009,(11):35-35
人与人之间的聚和散,有时像天上的浮云,有时像水中的浮萍,世事如幻,聚离随缘。  相似文献   
27.
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接受阳光的照耀,吸收日月的精华。先是一粒种子,再破土而出,冒出小小的芽儿,感受全新的世界。直至拔地而起,参天耸立,青翠欲滴。每个季节换一身衣裳:春天生机勃勃,夏天郁郁葱葱,秋天一片金黄,冬季洁白无瑕。怀着坦然面对的心态走过四季,走过轮回。冷眼看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世态冷暖。  相似文献   
28.
正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畸形状况是,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从个人到社会的行为机制几乎全部交付利益驱动,由此造成从信仰到底线伦理的严重危机。审美与艺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上述格局。现在的任务是,审美与艺术首先需回归本位,即作为民族与人类精神文明的感性机制陶冶人性。中国美学的引导首先是经由审美范式激活传统审美经验,使之进入现代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并成为提升之一维。因此,重要的不是仅仅研究传统范畴与理论,而是结合审美事件、人物与风俗的个案序列进行诠释,并转化为艺术。因此,古文、唐诗、宋词、元曲  相似文献   
29.
新时代宗教中国化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5月18日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2016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30.
《无神论》是美国马丁(MICHAEL MARTIN)教授写的一部名著,副标题《哲学的合理性证明》,1990年出版。书前有一篇颇长的《绪论》,针对一些有神论者的批评,作了扼要的回应,从中可以看出当代西方宗教神学是如何抨击无神论的,以及他对这些抨击所作的逻辑反驳和对无神论的合理性证明。我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还有作者无意中透露出来的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宗教自由问题。作者回忆说,他幼年受家庭影响,倾向无神论,但同时知道,无神论在美国民众的心目中是很坏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上帝”。记得“三年级的一天,我向一个有同情心的指导顾问透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