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蜻蛉     
绿色的小虫跃上窗 身体抽搐着 再也不能飞翔 似迷失了归去的方向  相似文献   
42.
秋日黄昏,夕阳沉没,凉风渐起。我经过一片荷塘,却见已是叶残花凋的景象。荷叶已经微微卷曲,显出枯黄衰败的样子。荷茎也变得干枯了,瘦瘦地孤立在水中,有些已经折断,七零八落地横斜着。水面上偶有一抹粉色的荷花,也极为落寞,仿佛是谢幕前匆促的一瞥。  相似文献   
43.
邱云 《天风》2014,(1):I0004-I0004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于2013年12月3日至6日,出席第九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高级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44.
稿约     
《学海》2014,(2)
<正>《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术书评等栏目。主题研讨就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专题论文涵盖社会科学各学科,尤重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和历史学,发表的论文强调在文献评  相似文献   
45.
叶燮的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完整、论述深刻、思想资源丰富,需要我们加以有效利用和继承,以有益于当下的美学建设。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注重审美主体文化美学人格的养成、强调审美主客体的有机统一、遵循在承续传统和开拓创新中"因时而善变"的艺术发展规律等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应当给予重视、开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46.
国画是中国的文化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21世纪是科技时代,计算机的普及,推动了国画的发展。另外,它在教学方面、绘画方面、真伪鉴别方面等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30年代,中国深陷民族危机,抗战成为全国各阶层的一致要求,抗战电影也应运而生,抗战也成为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宝库里的重要题材。今天,抗战电影依然活跃在我们的大屏幕上。虽然都表现抗战,但今天的创作者和20世纪30年代初的创作者在对现实的刻画上有了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控诉与反思、呐喊与细语、群像与作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
正一、关于都市佛教概念的诠释关于都市佛教的定义,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认为:"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1]1.城市与佛教都市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而言的,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作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两种路径,分别于佛教中的自觉与觉他相联系的,山林幽静易于其中思索以图顿悟,通都大邑则利于弘传教义,普度众生。佛陀成就  相似文献   
49.
正对外开放,与国际社会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此基础上,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就当代国际社会和中国发展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一直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致力于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在我们看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应该包含"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互动的环节。所谓"请进来",就是对外开放,就是通过翻译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著作、参加国外学术会议、交流访谈等形式,了解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成就,把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50.
卓新平 《天风》2018,(9):57-57
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在当代中国尝试的"对话"和"沟通"带来了积极响应,产生出深远影响。由此,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态度不再限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之层面,而更追求达到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境界。其传统意义上的"统战"工作亦不再停留于社会、政治表层上的"和平共处"或"统一共存",而是深入到思想、心理、价值、意义层面上的理解和沟通,旨在一种"心"的统战,促进双方的"同心""同德",以使这种"统一战线"能真正具有双方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精神认同、思想信任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