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提取练习范式与逐试次刷新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对9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通过考察认知负荷和项目竞争强度对提取诱发遗忘(RIF)的影响,以澄清RIF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相对于高、低认知负荷组大学生而言,控制组大学生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诱发出显著的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则未诱发出显著的RIF。结果表明:控制组大学生在汉语类别-样例词对中产生的RIF是由需要认知资源的控制性抑制加工产生的,这种RIF比拼音类别-样例词对中的RIF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且未受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影响。  相似文献   
72.
嫉妒心理及其内隐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欧阳文珍 《心理科学》2000,23(4):446-449
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嫉妒的故事集和嫉妒测验问卷两类材料,分别运用"快答"和"慢答"两种方法,在考察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强烈程度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并确定了人类嫉妒心理的内隐性.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有嫉妒之心且程度较强;理科的学生似乎更甚,但男女差异并不明显;一方面,大家已能承认自己存嫉妒之心,表明了现代人的理性,另一方面,嫉妒心理产生时却大都不为主体所察觉,具有明显的内隐性.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结果还启示我们各种测验量表若不严格控制施测时间,其效度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3.
李博  赵笑梅 《心理科学》2016,39(1):56-62
旨在探究健康个体执行控制资源损耗对自传体记忆生动性及情绪的影响。实验一采用Stroop任务探讨了一般执行控制资源损耗的影响,结果发现损耗组自传体记忆生动性和情绪强度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二进一步探讨不同的执行控制资源损耗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央执行的资源损耗对生动性和情绪强度影响最大,而视空间模板与语音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支持了自传体记忆的执行控制资源受损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并对临床治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王雷  方平  姜媛 《心理科学》2015,(5):1223-1229
选取自愿参加本实验的某高校20个教学班级的686人为被试,基于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of dynamic)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内群体情绪强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与实验数据较好拟合,能较合理地对内群体情绪强度变化的动力学规律进行刻画。此外,通过与以往同类研究对比,本研究还发现:内群体情绪强度的减弱滞后于群体内群体情绪传播的减弱。  相似文献   
75.
使用单个目标原因和单个效果的图形集中呈现范式协变关系探讨实质取样增量(12.5%< 50%< 87.5% <100%)对大学生被试因果强度估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实质取样增加在Power-PC=.50和1协变关系上都导致高估计,在Power-PC=0的协变关系上导致低估计;2)相同实质取样增量对被试在Power-PC=.50(1)协变关系上强度估计的影响符合一次(二次)函数假设。结果说明高实质取样促使被试做出符合理性预期的强度估计,混合假设可以解释被试的强度估计偏离Power-PC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76.
白学军  刘旭 《心理科学》2014,37(5):1140-1147
提取诱发遗忘是指对先前学过的部分材料进行提取练习会使与练习材料相关的其它材料发生遗忘。目前该现象存在抑制与非抑制理论之争。本研究以64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考察项目强度和测试顺序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对上述争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只有高强度项目才会引发提取诱发遗忘;(2)当控制由测试顺序所产生的输出干扰效应后,高强度项目仍然会引发提取诱发遗忘。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提取诱发遗忘的抑制理论。  相似文献   
77.
谢琳  王健  张芷  袁立伟  王楚婕 《心理学报》2014,46(7):951-959
本研究基于经典快速举臂试验与落球试验范式, 采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技术, 研究内、外姿势干扰强度的心理预期对腰部姿势肌肉和上肢动作肌肉预期姿势调节(APAs)和补偿姿势调节(CPAs)的影响,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对内、外姿势干扰的控制策略。20名健康受试者先后完成不同负荷强度的快速举臂试验和落球试验, 同步采集腰部竖脊肌、腰部多裂肌和上肢肱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 计算肌肉预激活时间和APAs与CPAs积分肌电值, 观察内、外姿势干扰强度的心理预期对中枢APAs和CPAs控制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姿势干扰条件下, 干扰强度的心理预期对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上肢肱二头肌的APAs强度有显著影响, 而对预激活时间和CPAs强度无显著影响; 外部姿势干扰条件下, 干扰强度的心理预期对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肱二头肌的APAs强度有显著影响, 对肱二头肌和腰部多裂肌预激活时间有显著影响, 而对CPAs强度无显著影响。突发可预期姿势干扰条件下姿势的快速反应是一个由CNS主导的神经肌肉运动控制过程。受姿势干扰强度心理预期的影响, CNS对内、外突发姿势干扰条件下腰部姿势肌肉的活动采取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在内部姿势干扰条件下, 干扰刺激发生时间明确, CNS主要通过对APAs强度的调节来实现姿势肌肉的优化控制; 而在外部姿势干扰条件下, 干扰刺激时间不明确, CNS则通过对局部稳定肌APAs预激活时间以及局部稳定肌和整体稳定肌APAs强度的双重调节实现姿势肌肉的优化控制。干扰强度的心理预期对姿势肌肉APAs和CPAs的作用表明, 心理预期效应主要源自于CNS对局部和整体稳定肌APAs控制机制的调制。  相似文献   
78.
通过控制负性情绪的不同回避动机强度,采用经典四项比例式的推理任务,探究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对类比推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悲伤和恐惧)均会导致推理任务的正确率下降;(2)在低回避动机强度情绪(悲伤)下完成推理任务的反应时比高回避动机强度情绪(恐惧)下更长。结论: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均会对类比推理产生消极作用,高回避动机强度的负性情绪下完成推理任务的速度更快,但正确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注意窄化和情绪的动机强度通过工作记忆影响了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79.
陈卫旗 《心理科学》2013,36(5):1187-1193
本研究通过对某大型电网公司156家供电局的10856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检验了组织创新文化、组织文化强度(即员工价值观一致性)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多层线性分析(HLM)结果表明:(1)组织创新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关联;(2)组织文化强度与员工创新行为有负向关联;但是(3)组织文化强度却可以增强创新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研究提出,引入组织文化的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的交互作用,可以更精确地理解组织文化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不同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爱国  殷恒婵  颜军  杨钰 《心理学报》2011,43(9):1055-1062
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是否与运动强度和性别有关, 为从运动强度和性别角度选择合理的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执行功能提供基础。研究采用混合设计, 选取30名大学生(男女人数各半), 使用功率自行车实施30分钟的不同强度有氧运动, 使用Flanker任务、2-back任务和数字More-odd shifting任务分别测查被试基线、小强度短时有氧运动、中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和大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后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和转换三个子功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短时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产生选择性的积极影响, 且不随性别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