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21.
有限单元法是一种在工程科学技术中常用的理论应力分析方法。自从Friedenberg首先将其应用到医学领域后,有限单元法逐渐成为医学生物力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工具。本文简单介绍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耳鼻咽喉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2.
朱玮  何旺翔 《学海》2006,(1):79-82
合伙民事主体资格问题向来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德国法学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入手,并介绍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新近对合伙民事主体资格问题的一个著名判决,进而在对我国学界对此问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3.
知情同意被视为临床伦理学与研究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大量的文献倡导提高同意的必要条件。据说,同意应当更加明确、具体。经验主义的证据显示,满足任何一方标准是极其困难的,有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些目标很难行得通。倡导知情同意不实际与不可能的要求,有极小的价值。讨论告知不能作为临床伦理学与研究伦理学的基本标准,知情同意可以最好视为病人与受试者以及其他人所能选择性放弃其他的义务,而不采取侵害性行为的一种方法。它提供了一种调节根本的义务的重要方式,这一义务是由尊重真正执行同意所需要的伦理标准与认识力的双方提供。  相似文献   
124.
当前医患纠纷解决模式的法律与道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医患纠纷的最终解决是通过传统的民事诉讼途径,然而,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医疗案件本身的特点。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而言,我们必须对医疗诉讼的制度设计重新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25.
觉空 《法音》2006,(10):41-41
10月3日,湖南长沙麓山寺隆重举行法通法师晋院升座庆典。参加庆典活动的诸山长老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香港佛慧寺住持净雄法师及向学、妙安、传真、界明、诚信、智如、则悟、传建、正兴、定恒、浩振,以及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惟正、大岳、大智、渊博、怀梵法师等。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汤新华,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杨淑兰,省宗教事务局局长陈树林、副局长赵友华,长沙市委统战部部长张迎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菊萍,  相似文献   
126.
《维摩诘经》是一部在中国流传甚广的大乘经典,时至今日,此经依然受到僧俗的普遍重视,影响颇深广。其所阐述的“不二法门”,更是佛法的精髓所在。本文从不二的意义、法的特性、不二法的契入法、入不二法门,次第阐述“不二法门”,使易于了解其义涵。  相似文献   
127.
清代著名道教理论家刘一明,一生著书颇多,其中部分著作,后人编辑成《道书十二种》,在道教界和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神室八法》就是其中的一种,篇幅很短,但却是刘一明“尽其生平所得”创作而成。《神室八法》前有一序,正文以“刚”、“柔”、“诚”、“信”、“和”、“静”、“虚”、“灵”8个字为纲,详细阐述其各自的精神实质,揭示  相似文献   
128.
桑吉 《中国宗教》2014,(7):82-83
相对于亭峙岳立的大丛林,位于北京延庆的润泽寺只能算是一个乡村小庙。润泽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它有一个俗称——"地藏寺",因为这里曾是中国北方地区唯一一座供奉千尊地藏菩萨的寺院。在佛教中,地藏菩萨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闻名,是作为"愿力"的象征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9.
慎到法思想中对"公"的追求与西方自然法思想相类似。他认为道德与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冲突,如果违反了道德,成文法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即恶法非法。从肯定道德的角度分析,慎到认为"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的实质应该是现实法律虽然与道德相违背和对立,但是也比无法可依的状态要好,也就是不善之法即"恶法犹愈于无法"。虽然是恶法,但因其也是"法",不能因为其不符合道德就否定其有效性,这与其所展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肯定道德的自然法倾向并不矛盾,他是为了确立法律的至上性。另一方面慎到认为法律制度的建构应以自为之心作为其人性论基础,将制度建构在美好道德之上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未彻底否定道德的价值,但认为法律同道德相比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这其实也是对道德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他认为如果二者冲突,法律要高于道德,道德让位于法律。慎到法思想为我们今日制定法律时应如何更好地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避免步入泛道德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错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0.
孔子与孟子以周朝礼乐制度为社会理想,以道德自律、道德教化为改造社会的手段,而缺乏对社会现实及人性现实的冷峻的思考,从而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不为现实政治所接纳。但救世济民这种根源于儒家思想深层的理念,必然要求后来的儒者强化儒学的现实性与在政治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荀子“法后王”就是对儒学发展要求的一个切实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王”毫无疑义地指“当今之王”或“近世之王”,亦即那些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变法自强的帝王,荀子探索出了儒学与政治的契合点,并由此开辟了通向政治实践的巷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