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文学与影视互动传播的角度历时性审视研究齐鲁文化及其传播镜像,80年代齐鲁红色文化与民间草莽文化并行,90年代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并峙,新世纪政治文化重塑与移民文化重温同步。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加强文学与影视良性互动,是有效促进齐鲁文化的品牌塑造与影像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62.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通过实施社会善念有助于提升他人的合作行为。为检验这一假设,本实验设置了“施—受”双方的互动博弈情境,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纵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分别利用信任博弈和公共物品游戏测查接受者在互动过程中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结果发现:相比于低社会善念组,被试在高社会善念组中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进一步路径分析也发现,信任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社会善念行为的实施为互动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降低了人们时时“设防”的监控动机,使合作带来的利益双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3.
戴逸茹  李岩梅 《心理科学》2018,(5):1185-1191
居住流动性,指某时期个体搬迁的次数或某区域居民搬迁的比率。本文从居住流动性引起社会环境变化入手,综述其心理影响。对儿童/青少年,搬迁中断了成长所需的关键社会环境,影响自我调节、认知能力、情感与群体行为等。对成年人,搬迁使社会环境陌生化、所属群体变换频繁,影响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自我概念和群体认同等。随后,就成年前、后研究的关系、居住流动性对利己行为的影响及国内居住流动性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净明道忠孝建功的实践主张同时适应了个人和社会两个层次的需求,这一主张体现出净明道示范社会、回馈社会的目标,也体现出这种以社会服务为契机的道教宗派与公共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5.
污名是指个体所具有不受欢迎的特征, 这种特征会导致个体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被主流文化群体贴负性标签、贬低、侮辱而遭受到污名化。污名化对个体或群体本身会有消极影响, 不仅会使个体遭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排斥或拒绝等这些直接作用于自身的外部影响, 还会进一步消极影响被污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表现和行为反应。被污名个体与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消极互动又会进一步加剧主流文化对被污名个体或群体的排斥, 形成恶性循环。从被污名个体的角度出发, 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污名化对被污名个体人际互动方面的影响以及被污名个体采取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元刻板印象及其对老年人社会互动的影响。预研究以35名老年人为被试,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获得老年人积极与消极元刻板印象形容词。正式研究以140名老年人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首先确定老年人元刻板印象的内容与结构;然后分析发现,当老年人作为社会互动的接受方时:(1)积极元刻板印象正向预测其接受外群体帮助的意愿(包括自主定向帮助和依赖定向帮助),并且接受帮助可引发积极受助体验;(2)消极元刻板印象只正向预测老年人接受外群体自主定向帮助的意愿,且持消极元刻板印象的老年人受助体验消极。当老年人作为社会互动的发出方时;(3)积极元刻板印象正向预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频率和他们对外群体的施助意愿;(4)消极元刻板印象对施助意愿和社会参与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综上,老年人的积极元刻板印象能促进他们的社会互动,并使他们获得良好的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67.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价值裂变与和合思想的文化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所谓的“世俗化”。今天,生活在世俗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就意味着在一个世俗多元处境的世界里游刃有余,认可、放弃某种权威的游戏规则。纵观已经世俗化了的信息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肇始于16世纪西欧的现代化经过几次变革扩展至21世纪全球  相似文献   
68.
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亲子互动研究是从父母与儿童互动的角度来研究父母与儿童的交往行为,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亲子互动影响因素和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亲子互动的有关研究,同时又从有缺陷儿童的亲子互动和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作用介绍了亲子互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9.
曾维希  张进辅 《心理科学》2007,30(3):746-748
分析了评判人员选拔的有效性存在的误区,指出评判人员选拔的有效性不应局限于评判素质测评的有效性,还应该全面地评判工作分析、人员管理、绩效评估等环节的有效性。提出了评判人员选拔有效性的三角互动模型,并指出这一模型所揭示的提高人员选拔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教学互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展开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有当代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课程核心内容的探讨与思考,又有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理想与成才、恋爱交友、竞争与合作等一般的人生课题。怎样使这些内容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从而真正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