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不同攻击/受欺负类别儿童的同伴交往自我知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74名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攻击-受欺负类型儿童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以及自我提名的朋友与双向互选朋友数量、同伴积极提名、消极提名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攻击/受欺负组别在自我提名的朋友数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双向互选朋友数及同伴积极提名、消极提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方面,单纯攻击组最高,攻击-受欺负组最低。在双向互选朋友以及同伴积极提名方面,未参与组最高,其余依次为单纯攻击组、单纯受欺负组和攻击-受欺负组。  相似文献   
922.
互惠指个体以相似方式回报他人行为的社会准则。现有研究依据心理盲、极端男性脑理论假说对孤独症儿童互惠行为进行深入探讨,但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通过引入“自我-他人”区分视角,从弱中央统合理论提出自我中心偏向和中心改变偏向解释,有助于调和矛盾并提出临床建议。未来需进一步深究个体模仿和抑制控制的潜在作用、探索分离条件下“自我-他人”观点对该群体互惠行为的潜在调节、开发生态化互惠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23.
张丽锦  吴南 《心理学报》2010,42(12):1166-1174
为探明汉语儿童语言和心理理论的发展, 追踪二者的动态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方向, 本研究以80名4、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纵向探查了前后相隔6个月的儿童的一般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状况, 并运用交叉-滞后组相关分析初步探查了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方向。结果表明:4~5岁是汉语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 语言在这一阶段也得到快速发展。交叉-滞后组相关分析发现了4岁儿童语言和心理理论因果关系的证据,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对心理理论的前提基础作用有所减弱, 5岁儿童没有表现出这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24.
张积家  孙配贞 《心理学报》2010,42(9):909-919
使用句子补全任务, 通过3个实验, 考察了汉语言语产生中先行关联词的隐含数倾向对代词选择的影响, 证实在汉语言语产生中也存在着数一致和数吸引现象。实验1和实验2分别考察了汉语双字动词和双字名词的隐含数倾向对代词选择的影响。实验3进一步探查了在汉语言语产生中的数吸引现象。结果发现, 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不仅存在着“主语-动词数一致”和“名词-代词数一致”, 还存在着对称的数吸引。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特征渗透模型和激活框架理论。  相似文献   
925.
两难对策中价值取向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严进  王重鸣 《心理学报》2000,32(3):332-336
采用实验室方法,通过两难对策任务的情景模拟,研究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62名被试参加了实验。结果发现:(1)群体合作行为受到群体成员价值取向的影响,合作型成员会产生更多的群体合作行为;(2)群体的合作行为也受到合作者对策策略的影响,对应策略将导致最多的群体合作行为;(3)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群体的合作行为具有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6.
举世瞩目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开放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开放有无一定的限度,开放度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解决目前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  相似文献   
927.
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根本的政治伦理问题。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以资本扩张和强权政治为其底色,以牺牲他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代价,造成深刻的国际不公和国际冲突、对抗,必然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和平、合作和共享为伦理底色,实现了对强权政治的伦理超越、对西式全球化的伦理补救和对资本逻辑的伦理规制,为消解全球性危机、维护世界和平和公平正义、破解资本逻辑带来的两极分化难题贡献了重要的伦理智慧。  相似文献   
928.
文化取向是个体对宏观文化观念的内化,包括垂直和水平维度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取向,其中垂直维度强调等级关系和竞争,水平维度强调平等。自我客体化是指相较于自我的其他方面个体更看重自身外部特征。研究旨在探讨文化取向与自我客体化的关系以及显性自恋在其间的中介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垂直个人主义与自我客体化正相关,垂直集体主义、水平个人主义和水平集体主义与自我客体化负相关;(2)垂直个人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通过显性自恋的部分中介效应对自我客体化产生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除外部环境外,个人层面的特点也会影响自我客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929.
“撄宁”乃是《庄子·大宗师》中提出的一种境界理念,用以形容得道者不为外在纷仍所扰而能保持内在之定静心。庄子撄宁观以卮言的叙事喻显了这样的至理,即以宇宙的想象力观待万物,以虚阔之境界心映照死生,则一切纷扰都将因洞明玄览而无挠吾心。“心”有定持、主宰、正定功能,能够以其境界形态超越外物撄扰。作为心-物关系的境界化表达,庄子撄宁观的实质是要人通过“心-物”→“道-物”→“心-道”→“心-物”的认知序列实现自身的境界性升华,而至于撄宁境界之实现,则不可避免地需做知止、外物及去成心的工夫努力。  相似文献   
930.
他人不同的权力水平会引发个体不同的权力感知,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以往关于权力与情绪的研究多关注的是个体自身作为权力目标时的情况,而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究个体对他人的权力感知与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实验一采用回忆法,从情绪效价和趋近/回避动机的角度分析个体唤起的情绪反应,发现个体在与不同水平的权力目标交互过程中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混合情绪,且相比于远距离的高权力目标,个体与近距离的权力目标进行交互时容易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和趋近动机倾向; 实验二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启动被试的混合情绪,发现以积极情绪为主的混合情绪的唤起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权力感知,具体表现为对一定社会距离内的权力目标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权力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