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篇
  4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虔敬与正义     
田洁 《世界哲学》2016,(2):91-99
游叙弗伦关于虔敬的定义一般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很多学者把他归为一个无知的宗教狂热者,也把他的伦理学思想界定为一种神意论的,即以神意为道德奠基的立场。本文则认为游叙弗伦在立场上是接近苏格拉底的。虽然他强调神意对于道德生活的重要性,但他始终围绕着正义来界定虔敬,这与苏格拉底的立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42.
吾主上主的神临到我身上,因为上主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苦的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揭示我们天主报仇的日期,安慰一切忧苦的人,给熙雍悲哀的人一项冠冕来代替灰尘,喜乐的油以代替丧服,颂赞以代替沮丧的心神。他们将被称为正义的橡树,上主为光荣自己所种植的园  相似文献   
243.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伦理上合理的社会,是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相统一的社会形式;政治学乃是手段之学,相对于伦理目标而言,手段是可变的;国家是重要的政治工具,是补救自由放任之种种缺陷的强有力的工具。凯恩斯的政治哲学对于我们理解政治原则的灵活性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正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44.
休谟认为,正义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中等匮乏,自私的人性和大致相等的力量)下才会产生,在缺乏这些条件的地方,正义既不会产生也不会发挥任何作用.本文通过对休谟提出的三个条件的分析,认为休谟对正义条件的探讨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巨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245.
论种际正义及其生态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际正义就是合理处理人与其他生物物种之间关系的正义原则,它分为种际同一性正义与种际差异性正义两种.种际同一性正义虽然强调人与自然生物物种的平等,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无限欲求支配下产生的生态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246.
谢军 《道德与文明》2008,4(3):46-49
"公共文明"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特指公共生活领域的非野蛮秩序状态,属于秩序文明范畴。这个概念的出现反映了中国人对社会结构变化的敏锐把握与道德建设的自觉。从伦理类型角度看,公共文明属于行为论伦理范畴而非品德论伦理范畴。它的价值原则是正义,形式原则是法治,本质则是对他人的、自己的尊严与权利的平等尊重与维护。  相似文献   
247.
一、公平、平等、正义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平是指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其应承担的责任,得到其应得的利益。从历时过程来看,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但是,什么是应得、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应得,乃是问题的关键,而对这个关键问题却存有许多争议。人或事既有差异也有同一,因此处理人或事时,有时按照差异的标准区别对待是公平的,有时则按照同一的标准一视同仁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248.
何怀宏以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的视角,对中国传统的心性良知理论进行了高蹈道德与基本伦理的区分与剥离。这一学术努力不仅让我们从道德伦理角度看到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资源和局限,更让我们看到了在一个现代法治社会中建立和维护"底线伦理"的有效机制的重要性。而其后何怀宏以其持续的伸展到社会正义和精神信仰的学术努力,为他的"底线伦理"理论建构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一富于思想意义的架构中,"社会正义"是现代个人伦理的制度保障,而"个体信仰"则成为支持和提升底线伦理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249.
西方环境正义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被概括为三个主要的研究范式或阶段。每个范式的研究在推动我们逐步深入理解环境(不)正义的过程中都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每个范式的研究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而对这些研究范式的分析整理,将会为环境正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恰当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50.
刘李明  冯云翔 《学海》2006,(4):147-154
现代社会舆论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内容及表达方式,在司法领域的意义在于追求“协商型正义”,即以理性的对话实现真正的司法正义。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正在悄然实现良性互动,即二者之间在公共社会环境中相互影响并达成彼此合作或和谐的理想状态。通过社会舆论和司法审判在体制内的正和博弈,协商型司法正义的精神则被注入到法律的运行过程中。司法正义对社会舆论存在良性引导,而社会舆论成为司法独立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