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季中扬  李静 《学海》2014,(6):37-41
城乡文化共同体是维系城乡居民相互认同的文化纽带,包括共享的文化观念、文化符码、文化形象、文化记忆等,其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并为人们在情感上所认同,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价值取向。建构城乡文化共同体可以破解社会排斥,有效化解来自乡村的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危机,促进新兴城市文化尽可能吸纳、包容乡土文化,包括乡土社会的文化观念、民间信仰,以及可以转化为现代视觉经验的文化符码与民间艺术形象,从而建构一种和而不同的新型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52.
有花有树的生活,让人向往。至少是悠闲的、自然的。树是友谊,而花,是爱情。有花有树,这个要求高吗?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当然好,不过倘若住在城市,无山无水的一个小区,能够有花有树,也不错了。这花开在心头,这树长在路上。于是人生的行走,就不那么寂寞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53.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其中家庭环境这一要素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本文就是从家庭环境的角度分析城乡家庭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存在着哪些差异以及分析其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的进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正你的父母正在"空巢"吗?你的晚年也会"空巢"吗?一份新闻报道的副标题让我深思……报道引用民政部的相关数据指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达到70%,农村空巢老人数量6000万;2021年-2035年,中国将出现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将增加1100多万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上学造成大量家庭空巢,城市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以及异城居住和同城分别居住情况也十分普遍。空巢家庭已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5.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进展,促使人类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作为载体无论从其空间形态还是视觉表象都映射出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急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了城市形态的变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这些变异的城市空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扮演着矛盾又尴尬的角色。然而,根据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一个物理空间的变化是空间的实践者与其环境相互影响制约而成。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空间形态在于它没有一个规划者,而是完全由实践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56.
在《金师子章》中,法藏以“金”喻本体。但是,在“勒十玄”的最后一门“唯心回转善成门”中,他却提到:“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这似乎暗示着有一种更高的精神本体——“心”——支配着“金”所比喻的那个本体。法藏的这种本体论是以《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为理论支撑的。只有揭示出“一心开二门”的内涵,才能明白《金师子章》中的“金”、“心”关系。  相似文献   
57.
倪梁鸣 《法音》2015,(2):56-58
<正>双泉寺概况双泉寺位于安徽省无为县境内,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嘉庆《无为州志》记载,其"在开城乡,双泉山麓,控天井、临壁之奇。"该寺群山环抱,苍松翠竹,溪水萦回,景色秀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文人雅士多会于此,或参禅礼佛,或吟诗作对,是安徽省内佛教历史的发源地和佛教文化的集中地,在佛教史上拥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双泉寺名称之由来和其所依托的天井山有密  相似文献   
58.
从《城乡简史》到《南来北往谁是客》,范小青的小说从俯视底层生活转为以平视的角度代替底层发声,从思考城乡差距转为对城市物质生活对人性异化的表述.从范小青小说的发展变化,能够看到底层文学创作的发展变化及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59.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益龙 《学海》2001,(6):57-61
户籍制度是一种由户口登记和管理而不断延伸的粘附性社会制度,它在社会秩序的建构中发挥一定的功能;同时为社会结构性不平等和社会结构分割对峙提供了制度和符号性基础.改革户籍制度将促进城乡的整合和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平等与稳定.  相似文献   
6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苏南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苏南农业经营体制变革的主流。通过对苏锡常三市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当前苏南地区具备良好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条件;地域、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受教育年限、非农就业程度等是影响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苏南地区农业规模化经营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规模经营土地产出率有待提高、规模经营主体水平不高、土地的投机性流转需求较为强烈等。因此,要从把握好规模经营的"度"、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促进苏南农业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