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汤云 《世界哲学》2012,(5):141-151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的认知基础从实在性的转变为建构性的。这一改变对人们关于政治、道德的理解均有深远的影响,现代语境下出现的道德问题只有置于该语境之下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虚无主义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文章讨论了现代社会所发生的"认知革命"、道德的建构性质的凸显及其与虚无主义的关系。文章还分析施特劳斯关于虚无主义的观点,基本结论是,施特劳斯并没有抓住虚无主义作为"关系危机"的实质,因而其解决方案很可能将社会拉入更深的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42.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的传统有密切关系,王弼和郭象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时期,自此以后,以较完整的经典注释的方式阐发思想家的哲学体系就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朱熹、王夫之是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高峰,牟宗三则是这一传统的现代代表.本文认为,西方诠释学从原则上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重构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和论证,但西方诠释学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哲学的诠释传统,中国的哲学诠释传统的典型形式是以经典诠释的方式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或重构,打破了西方诠释学理论所说的"诠释的循环",从而构成了对西方诠释学的一种挑战,回答这种挑战就可以丰富和发展诠释学理论,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43.
问题解决中图式的建构:一项应用题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学三、四年级的60名儿童为被试,采用对基本算术应用题分类的方法测量图式,探讨了图式的作用以及影响图式获得的因素。结果表明,被试对问题的分类有前图式水平、图式水平、按解题程序分类三种情况,前两个水平又分成若干亚水平;图式的水平对问题解决成绩有预测作用;图式的水平和问题解决成绩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44.
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美华  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2005,25(2):35-38,43
近十多年以来,执行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认知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它对个体能力发展和对环境适应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从认知灵活性的本质、发展、研究方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5.
走出形上学的迷失而进行形上学的重建,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哲思的主题.自上一个世纪的上半叶,冯友兰先生就率先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的逻辑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纯形式的形上学体系--新理学,超越了中国传统哲学没有形式化系统的形上学的局限,提高了中国传统形上学的空灵性、抽象性、范畴化、概念化和系统化的程度.但是他的这种新理学也存在着内在的紧张、脱节与失序;因此如何克服和超越这些历史限制,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历史课题.他的新理学之"由正入负"的方法论取向,确为中国现代形上学的新开展开辟了新方向,因此我们可以由"照着讲",而"接着讲",进而在现代逻辑、现代哲学和生活世界的三项互动的场域及其变动中,实现中国现代形上学的名与象、智与仁、思与诗、形式与内容、德性与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使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之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46.
表象关键字母法与英文单词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讨了表象关键字母法是否能够促进以英文单词为线索的汉语释义的提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即时测验的成绩,若评分严格,表象关键字母法条件略高于控制条件,但差异不显着;若评分宽松,前者与后者的差异显着.第二,延迟7天测验的成绩,若评分宽松,表象关键字母法条件与控制条件之间的差异极其显着;即使评分严格,前者与后者的差异也极其显着.将上述结果与记忆策略访谈结果综合分析后可以看出,关键字母法能够促进以英文单词为线索的汉语释义的提取.  相似文献   
47.
移动窗口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研究阅读过程的方法,由于移动窗口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它已被研究者广为使用.本文介绍了移动窗口方法的基本假设以及实现过程,简要介绍了其它几种窗口方法,探讨了这一方面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用移动窗口方法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8.
怀疑方法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在中医的发展史中被历代医家所采用,中医学每一项重大的发现都与大胆怀疑分不开,要想使中医学得到长足发展,就有必要对经典中医理论提出大胆的怀疑。1 怀疑方法在中医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怀疑方法在中医的发展史中被历代医家所采用,汉代张仲景正是对《素问·热论》按日传经的怀疑,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传经不拘时日”的新思想;金元诸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和现行的理论提出了怀疑,创立了各自理论特点的代表学派。刘完素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六气病机独缺燥邪提出怀疑,创造性地提出了“诸…  相似文献   
49.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皇权是与大一统专制集权政治一起诞生的。但是,为皇权寻找"合法"存在的理论依据,却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帝,到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再到汉武帝确立"君权神授"思想,最终使皇权的合法性理论得到完成。  相似文献   
50.
黎昕  赵妍妍 《哲学研究》2012,(5):32-41,128
<正>朱子学自12世纪创建以来,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先后风靡韩国、日本,逐渐成为东亚世界的主流思想。虽然朱子学自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入欧洲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未能作为一门独立学说获得长足发展①,在北美更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期,但最终在当代(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