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对我院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6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平均长达2年的随访,对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初步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随访期间疗效得到很好的维持和肯定。因此认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长期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可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干预措施继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2.
利未 《天风》2010,(8):43-44
<正>80后作为一个社会人口学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二十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目前年龄在20岁到30岁。据统计,中国80后群体超过2亿人。前些年,不看好80后者居多,对80后有不少负面评价,如盲目跟风、不求上进、自私脆弱、缺乏责任  相似文献   
173.
“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分析"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2009级8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有54.9%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②"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③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90后"大一新生在SCL-90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性别比较时,只在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90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4.
本研究对上海市140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分析表明:初中生PTSD的发生率为8%,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确实对PTS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家庭因素、社交人际因素、工作学习因素、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自责、求助和幻想对PTSD有显著的影响,而个人健康因素、客观支持、解决问题、退避及合理化则没有显著的影响。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5.
学龄后心理理论的持续发展--从"获得"到"使用"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毕生过程,学龄后个体这一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由学龄前的“获得”转变成日后的“使用”。该文从一致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学龄后个体心理理论发展的情况,并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6.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该病的研究没有成熟的思路可供借鉴。我们从该病的临床表型出发,通过综合分析,推测该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并成功分离、鉴定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依据该病的临床特点,确认患者对病原菌易感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充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IFN-γ相关分子基因多态性是FBGT发病的主要机制的假说,最终通过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相似文献   
177.
龚少英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6,29(4):894-897,886
本研究使用单词翻译、图片命名和单词命名任务探查了不熟练的小学三、五和初一年级汉英双语儿童前向翻译和后向翻译的内在过程,结果发现,(1)各组被试命名图片和单词的语言效应显著,用第二语言命名图片和单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用第一语言命名图片和单词的反应时;(2)各组被试在前向翻译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后向翻译,随着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反应时的差异逐渐减小。对结果的分析表明,不熟练的汉英双语儿童在两个翻译方向的内在过程相同,都是概念中介的,但两个翻译方向的加工速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8.
本研究拟考察早期各种情绪性成分及其交互作用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交能力的影响。被试为299名儿童及其父母。母亲在儿童6和14个月时报告儿童的各种情绪性成分,父母在儿童48个月时分别报告儿童的问题行为和社交能力。结果发现:(1)6个月时的受限后沮丧和恐惧不能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与社交能力,但14个月时的受限后沮丧能显著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恐惧能显著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负向预测社交能力。6和14个月时的微笑/大笑均能显著正向预测社交能力。(2)在14个月时,恐惧能显著负向预测高受限后沮丧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但不能显著预测低受限后沮丧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在14个月时,恐惧能显著负向预测低微笑/大笑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但不能显著预测高微笑/大笑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179.
《学海》2019,(2)
《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用精神哲学方法探讨伦理道德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形态,回应现代伦理道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伦理道德向精神家园、精神哲学体系和精神哲学形态的回归,借以把握中国伦理型文化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该书基于对时代精神的清醒判断,直击当代文明缺失之质性和根源所在,试图通过精神哲学独特运思方式,将主导现代道德哲学的"我应该如何生活"句式转换成精神哲学的"我们如何在一起"句式,架起个体之"我"通达整全之"我们"的伦理纽带,推动人类伦理共同体的建构,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该书视角独特,结构宏大,创新之处颇多,理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0.
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策略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一种在个人感到痛苦时有意地向他人隐藏自身状况的人格特质,自我隐瞒会通过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影响心理健康。然而,鲜有研究考察自我隐瞒、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关系。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发现,经验回避和反刍是两种有重要影响的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研究对象上,前人主要关注在创伤事件中幸存的直接受害者身上,而对频繁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而成为创伤后应激反应高危人群的消防员一直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意在考察自我隐瞒对经历职业创伤的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经验回避和反刍这两种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研究被试为215名将个人经历的职业创伤作为首要创伤事件的一线消防员。他们来自我国3个城市,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2.90±3.38岁。使用中文修订版的埃森创伤问卷、自我隐瞒量表、反刍反应量表、接受与承诺问卷第二版和事件影响量表进行现场调查。被试均匿名填写调查问卷。使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使用Mplus7.4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的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 结果表明,自我隐瞒、经验回避、反刍和创伤后应激反应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自我隐瞒对创伤后应激反应具有直接效应;自我隐瞒通过反刍对创伤后应激反应产生间接效应;自我隐瞒通过经验回避-反刍的中介链对创伤后应激反应产生间接效应;自我隐瞒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总效应值为0.427,其中总间接效应值为0.217,占总效应值的50.82%。本研究还发现,64名(29.77%)将个人经历的职业创伤作为首要创伤事件的一线消防员达到了严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水平。 总之,自我隐瞒可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直接影响、反刍的中介作用和经验回避-反刍的系列中介作用。在理论层面,这拓展了对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人格特质的理解和对自我隐瞒影响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解。在实践层面,这提示我们重视自我隐瞒、经验回避和反刍在预防和治疗创伤后应激反应中的潜在贡献。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消防员确实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高危人群。作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响应人,消防员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更多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