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情绪调节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建安  雷虹 《应用心理学》2010,16(2):160-166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自变量,以工作记忆绩效和情绪自评差异为因变量,旨在探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使工作记忆绩效降低;通过情绪调节,可以改变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效果;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影响效果不同:认知重评缓解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表达抑制加剧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2.
四种注意情境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120名中等自控能力的3~5岁幼儿随机分配到四种注意情境下:两种奖励物同时呈现、只呈现即时奖励物、只呈现延迟奖励物、两种奖励物都不呈现,以探索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注意机制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在两种奖励物都不呈现情境下平均延迟时间最长,在呈现奖励物的三种情境下平均延迟时间较短,表现出跨年龄稳定性;(2)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3.
探讨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和学习优秀学生(学优生)在三种不同情境下——独自操作、单一团体操作和混合团体操作,延迟满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延迟满足实验中,被试变量(学优生、学困生)与情境变量(独自、单一团体、混合团体)的交互作用显著;(2)在独自操作和单一团体情境下,学优生延迟满足能力显著高于学困生,混合团体则不存在这种差异;(3)学优生的延迟满足能力在独自操作和单一团体时水平较高,而混合团体的成绩则显著的低于单一团体,学困生的延迟满足能力在单一团体和混合团体时水平较高,而单独操作成绩则显著低于混合团体.本研究一方面拓展了对延迟满足能力的群体比较研究,同时,对学困生的心理教育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4.
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儿童自我控制指的是儿童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及研究动态,包括自控涵义上的争论、早期发生的认知基础及其表现、稳定性与性别差异上的表现、注意及语言与自控的关系、父母抚养方式对自控形成的影响等.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5.
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心理机制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杨丽珠  于松梅 《心理科学》2002,25(6):712-715
1 引言  延迟满足 (delayofgratification)这一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弗洛伊德 ,他对延迟满足富有创新性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外加延迟满足 (externalimposedde lay ,EID)的情境上 ,即认为当直接满足实现发现障碍或推迟时 ,儿童通过对实际上暂不存在的、需要延迟满足的对象产生“幻觉意象” ,来达到消解紧张和由延迟满足所带来的烦恼 ,并最终度过延迟期限而得到满足。斯金纳在小说《华尔登第二》中也曾阐述过延迟满足的现象[1] 。但延迟满足作为一个研究范式的确立 ,当属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米契尔 (W…  相似文献   
166.
因果错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志芳  赵娟 《心理科学》2004,27(1):107-110
本研究分别从可控情境和不可控情境两方面探讨了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人对因果关系的认知的特点。结果发现:1.在可控情境下。延迟反馈可能导致被试的因果错觉;2、在不可控情境下,被试同样表现出因果错觉:迷信和控制幻觉,并且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3、提供恰当的外部线索能有效地帮助被试消除已经形成的因果错觉。  相似文献   
167.
学习判断是指人们在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效果所做的一种预测,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的一种形式。学习判断按其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即时学习判断和延迟学习判断。与即时学习判断相比,延迟学习判断的相对准确性较高,被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实验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延迟学习判断的时间加工进程,发现高等级学习判断比低等级学习判断诱发了更大的时间窗为400-600ms的早期新旧效应和800-1200ms的晚期右侧额区新旧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延迟学习判断包含不止一个加工过程,早期新旧效应反映了线索再认的过程,晚期右侧额区效应则反映了对提取之后的评估过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两阶段模型解释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8.
李抗  汪凤炎 《心理科学》2019,(1):245-250
为了全面理解中国人的互依自我内涵,整理相关文献后,发现主要有华人本土与跨文化两种研究取向及相关的多种典型理论,如差序格局理论、华人四元自我理论、道德自我理论、三重自我理论和文化会聚自我理论。这些理论适合解释不同类型的互依自我,并面临各自的挑战。在意义维持模型下对这些理论及互依自我类型进行了整理,发现中国人的互依自我是多层次的、动态的。  相似文献   
169.
运用窗口阅读及再认探测技术,探讨即时与延迟状态下合适与不合适背景信息的激活模式。被试阅读含有精细阐述错误信息的实验材料及不含错误信息的参照材料,并对合适或不合适(参照条件下为无关)的探测词进行再认反应。结果发现,合适与不合适信息激活关系随时程延长发生的逆转是由于合适信息激活水平得到提升、不合适信息受到抑制所导致。但即使在延迟状态下,不合适先行词的激活水平也并没有降到与一个无关信息等同的程度,表明受精细阐述的错误信息即使在经过更正之后,其在语篇表征中仍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0.
问题表征与知识建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智能有相互区别又联系的"三重"信息加工、知识建构与智慧生成.以该三重智能构想为基础在信息加工层面研究了问题的表征,提出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分别用关系复杂性(包括水平的和等级的复杂性)解释任务难度,用表征复杂性(表征广度和深度)衡量表征能力.在知识获得层面,结合建构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的技术和微观发生法等思路,可以探讨知识微观建构中可能发生的具体变化,如策略性知识在一般性和特殊性之间循环,程序性知识向概念性知识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