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何嘉梅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85-1592
时间贴现的年龄发展具有阶段性。前额皮质, 边缘系统和多巴胺能系统的发展成熟是从儿童期到成人期时间贴现发展变化的神经生物基础。成人期到老年期时间贴现年龄特征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概率贴现、未来定向、延迟满足等被用来探讨时间贴现年龄发展特征。可以从大脑不同区域的发展轨迹, 延迟时段的心理意义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2.
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并控制被试对部分项目的有意识学习经验, 当前研究考察了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在追逐靶、排除分心物的过程中, 重复启动效应如何受到项目外显学习经验的影响。老年被试和青年被试首先学习一些物体图片, 这些熟悉的图片与一些新图片作为之后工作记忆任务的靶或分心物。结果发现, 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在追逐靶和排除分心物的过程中均受到项目之前学习经验的影响。无论是老年被试还是青年被试, 对靶的反应时均快于对分心物的反应时, 对外显学习过的靶(即熟悉靶)的反应时快于对未学习过的靶(即新靶)的反应时, 而拒绝熟悉的分心物需要的时间长于拒绝新分心物的时间。其次, 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均表现出对靶的重复效应, 即当靶(无论是熟悉的还是新的)在任务中重复出现时, 对其的反应时加快; 然而, 对分心物的重复效应显著减小。随着项目多次重复, 重复效应整体上减小, 但该效应的变化受到项目属性(靶或分心物)以及项目之前学习经验的影响。重要的是, 当熟悉的分心物反复出现时, 老年被试不但没有出现重复效应, 反而在拒绝该熟悉分心物上表现出困难, 反应时显著延长, 而在青年被试上没有该表现。这些结果说明, 老年被试的工作记忆任务成绩容易受到内隐熟悉性的干扰, 重复出现的干扰项产生的熟悉性使得老年被试难以拒绝。  相似文献   
93.
延迟满足是个体为获得更有价值的奖励结果,坚持目标行为而推迟即时性满足的倾向与行为。其产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未来取向的自我调节。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延迟满足的作用可由期望-价值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和自我调节周期模型等多种理论进行解释。除行为层面的机制,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延迟满足涉及腹侧额叶-纹状体环路等相似的脑机制。未来研究需深化和丰富延迟满足的理论机制,明确与时间洞察力各维度的复杂关系,探究与时间洞察力相同的生理神经机制,促进其应用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4.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20年左右,以社会认知理论命名的个性新观点正悄然兴起,并成为心理学重新综合趋势的重要反映。这一研究取向认为人是可以认知的、社会的人,并强调把认知过程看作是理解复杂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把钥匙。在个性心理学领域,沃尔特·米契尔(Walter Mischel)是采用认知变量解释个性差异并做出非凡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该文着重从米契尔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认知原型分类、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出发,详细阐述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并对其个性理论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5.
张顺民  冯廷勇 《心理科学》2017,40(5):1242-1247
拖延是指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先前的研究对拖延的类型、影响因素、成因以及干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然而拖延的决策过程——"现在做还是以后做?"认知机制还非常不清楚。因此,本文提出拖延决策模型试图从三方面阐明"现在做还是以后做?"的决策机制:首先,拖延动机和不拖延动机的斗争是决定是否拖延的根本;其次,拖延动机的斗争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任务负性过程和任务正性结果的权衡;最后,主动推迟任务使负性过程发生延迟折扣是拖延的核心目的。拖延决策模型不仅有助于探明拖延的核心认知机制,也能够帮助预测拖延行为的发生及解释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借此整合一个从拖延的核心发生机制到各种影响因素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96.
岳源  张清芳 《心理学报》2015,47(3):319-328
采用图画-词汇干扰实验范式, 通过比较即时命名、延迟命名以及延迟命名与发音抑制任务的结合, 考察了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和音段在单词形式编码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效应。与无关条件相比, 在包含音韵编码、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即时命名任务中, 音节相关和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缩短了图画命名时间, 表现出音节和音段促进效应; 在包含发音阶段的延迟命名任务中, 音节相关和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延长了图画命名的时间, 表现出音节和音段抑制效应; 在包含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延迟命名和发音抑制结合的任务中, 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延长了图画命名时间, 表现出音段抑制效应。结果表明, 音节和音段的促进效应发生在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阶段, 音节和音段的抑制效应可能发生在语音编码或者发音阶段。效果量(Cohen d)的分析表明音节的促进效应强, 而音段的促进效应弱, 音节是音韵编码过程的合适单元, 为合适单元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与音节相比, 音段在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效应量较大, 表明音段在运动执行过程中可能起了相对重要的作用, 支持了口语产生中词汇表征准备阶段与运动阶段分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7.
利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采用跨期选择经典范式,考察“现在享乐型”和“未来定向型”两类时间洞察力个体在跨期选择上的偏好,从人格特质角度来探究跨期选择的认知机制。结果发现:(1)现在享乐定向组的延迟折扣率显著高于未来定向组;(2)未来定向组在时间洞察力量表“未来维度”得分与延迟折扣率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时间洞察力对个体延迟折扣率具有预测作用,支持了跨期选择的时间感知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98.
通过测量83名大学生的时间折扣率和不同共同收益延迟时距上的金币拿取量,以探讨资源困境中共同收益延迟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及时间折扣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金币拿取量随共同收益延迟时距的增长而增加,增加趋势和初始时间点的金币拿取量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2)时间折扣率反向调节初始延迟时间点的金币拿取量,正向调节金币拿取量随延迟时距增长而增加的速率。这表明资源困境与跨期选择两个不同研究领域具有紧密联系,对当前资源保护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9.
概念规律如记忆项间的类别关系如何影响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对该问题, 学界存在两种预测截然不同的假说:(1)混合类别优势假说, (2)同类别优势假说。综述文献发现, 该类研究均采用带有细节特征的真实客体作为实验材料, 因此前人研究中发现的混合类别优势效应或同类别优势效应中必然混有低水平知觉特征的影响。故本研究采用去除细节信息的动物剪影作为记忆材料来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 旨在厘清上述两种假设, 并采用对侧延迟活动作为神经指标, 来进一步探讨概念规律影响工作记忆容量的内在机制。两个行为实验发现, 不论记忆项同时呈现还是序列呈现, 均存在同类别记忆优势效应。脑电实验结果发现相比记忆不同类别客体, 记忆同等数量的同类别客体诱发的对侧延迟活动的幅值更小。上述结果一致表明, 视觉工作记忆可借助概念的方式将同类别客体加以组织, 从而有效扩大视觉工作记忆容量, 支持了同类别优势假说。  相似文献   
100.
现象学与书写(writing)活动之本质或研究书写的实践理论之间到底有何关系?针对此问题,本文尝试以现象学考察去揭露书写的语言含义(Bedeutung)、结构和目的,进而厘清书写之实践活动的本质,提出有别于其他现象学研究学门之书写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writing)的观点。然而,不仅构思"现象学式地书写"(writing phenomenologically)的理论原则,并且于最终将主张:现象学研究本身即是一种对生活世界之存有意义进行理解和说明的书写活动。而为了陈构上述"现象学式地书写活动"之本质,本文将首先说明现象学中有关现象、意义和语言之思考,以此思考为基础,进一步去澄清现象学对书写活动的反思,最后提出现象学书写的理念。而研究主题的理论背景主要采用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另亦收纳当代诠释学家伽达默尔和利科等人之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