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91.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阶段,还是五台山佛教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唐朝时候,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佛教在三教中的社会影响最大”(任继愈《唐代三教中的佛教》,《五台山研究》总第14期第6页),而五台山又是与印度灵鹫山“争峻”(《全唐文》卷17《三藏圣教序》)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化之区,为全国著名的灵山圣境。唐代二十个皇帝中,除武宗反佛外,大都尊崇佛教,扶植利用佛教。其中,太宗、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  相似文献   
292.
家振 《佛教文化》1994,(4):18-19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吴昂先生的“人生颠倒是情痴”。当时,我随口说了一句;“下次我来写一篇‘颠倒情痴是人生’!”主编志远听见了,便认真约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又是个发人深思的题目,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姑妄写之吧! 先说一个情字 人们常说,既有人生便有情。佛家也是这样看吗?是的,并不例外。 何以为证?请看“有情”二字在佛家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293.
阮丽 《法音》2012,(8):63-69,81,85
本文根据《究竟瑜伽鬘》第二十章"文殊金刚四十三尊曼荼罗",考证了瞿昙寺瞿昙殿、宝光殿东西两壁的十身多面多臂像的壁画内容,对于这些尊像身份的确认,有助于我们了解《幻化网怛特罗》、文殊金刚四十三尊曼荼罗在十五世纪流传的史实。瞿昙寺位于青海乐都县城城南21公里处,由西藏三罗喇嘛开创。全寺由前、中、后三进院落构成,主要建筑有山门、左右碑亭、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护法殿、三世殿以及左右回廊、钟鼓楼等。据瞿昙殿内正栋枋底面"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秋岁在辛未季秋乙酉朔越六日庚寅"[2]的墨书题记,可知瞿昙寺建于明洪武帝时期。  相似文献   
294.
<金刚>一经为般若学之根本.<般若>诸经以<大般若>之第二分(<大品般若>)为根本,此依龙树判有前后两分,皆以<善现般若>为主.<善现般若>精义<金刚经>赅摄之.又二分之判,分详般若道与方便道,对比观之,自以方便道为究竟.方便道二十一品要旨,<金刚>一经具备无遗,井然不乱,故谓<金刚>一经为般若学之根本,实亦般若学根本之根本也.  相似文献   
295.
心生何处     
《金刚经》:“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佛学中,第一大难关是了解“名相”。“名相”二字,原意指用耳朵能听到的,是“名”;用眼睛能见到的,是“相”,二意相合,概指一切事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以及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296.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五日,天气格外晴朗,吃过早饭,我们便乘北京吉普向北台驰去。那绕岭环峰的公路,象玉带一样在半山腰中弯弯曲曲盘旋而上,红围墙的庙宇若隐若现,宛如在云层之上,蓝天之中。在这空中走廊上举目遥望,天空雄鹰飞翔,山间云雾飘动,沟壑流水潺潺。五台山的秋季,丰彩独异,墨绿色松树依旧苍翠,一排排一行行,从山底一直到山顶。  相似文献   
297.
张总 《佛教文化》2009,(3):20-27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无论净土、禅、密各宗,任何拔苦与乐的法门,都离不开观世音菩萨。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  相似文献   
298.
敦煌本《十王经》是研究十王信仰的重要资料。过去学界已对其文本系统做过诸多讨论,关注焦点主要是图像与赞文的有无。本文则以经中长行为中心,在综合考察诸本同异的基础上,选择较易识别的列名菩萨数,将文本分为四种:三菩萨本、五菩萨本、六菩萨本、十一菩萨本。四种文本的演变,呈现四种特征:同出一源,三菩萨本最早,五、六、十一菩萨本的增衍异中有同,有赞本后出但不一定最晚。本文的考察可使《十王经》各种文本的思想及功能、十王信仰的演变过程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299.
张华 《中国宗教》2023,(1):72-73
<正>随着《维摩诘经》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维摩诘居士的形象也成为魏晋至唐宋时期佛教造像的重要题材。从菩萨造像形制到清谈名士模样的转变,再到秀骨清像与丰颊硕体的轮替,维摩诘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佛教美术中国化发展历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3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