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袁经文 《宗教学研究》2004,31(4):144-147
以唯识学思想为主线,结合西方笛卡儿、洛克、康德等人的哲学学说,对庄子思想内在逻辑中所具备的色境唯识思想、主体意识思想、现象界和本体界沟通的二重世界思想,进行揭显;确立庄子思想在认识论史上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592.
《中国宗教》2020,(2):66-67
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坚持明责任、建机制、抓规范、促长效的工作目标,全面实行宗教事务"清单化"管理,促进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范化、长效化。明确工作清单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制定宗教工作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市、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宗教工作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县(市)区、乡镇(街道)履行宗教工作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村(社区)履行协管责任,确保责任压紧压实。  相似文献   
593.
招贴是广告艺术中比转大众化的一种体裁,起到传播、劝导等传媒作用.招贴的分类主要有三大类,即公益类招贴、商业性招贴、文化类招贴.  相似文献   
594.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旅游利益主体融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泓  周章 《学海》2006,(5):150-154
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利益主体理论产生背景和内涵入手,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中利益主体的构成,指出利益主体协调机制是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的途径和基本保证。这一机制的核心主要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和激励、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595.
文晗 《世界哲学》2017,(5):130-136
世界问题与主体问题无疑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在20世纪的哲学中,探讨世界问题最为深入的非现象学莫属。现象学对世界问题的讨论,在警惕世界丧失的同时,也将世界的技术化视为一个根本难题。然而,即便认识到了世界的技术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本文尝试引入福柯晚期思想中关于主体技艺化的论述,并试图表明,主体的技艺化是对于世界的技术化的一种可行的回应。  相似文献   
596.
《中国宗教》2020,(3):F0004-F0004
四川省绵竹市基督教礼拜堂,也称"福音堂"。该堂建于1923年,教堂的主体结构是中国传统木制构架"穿斗式"建筑方式,门柱上方是典型的中式牌坊建筑形制。2008年,福音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到破损,后经过修缮于2009年重新对外开放,2012年被绵竹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97.
1922年,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其晚年著作《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这样谈到了人权问题:尽管中国在数千年专制政体之下,但人民毕竟已得有相当的人权,纵不必自豪,亦未足云  相似文献   
598.
郭静 《思维与智慧》2001,(12):35-35
敢在富士山上撒咖喱粉日本有家SB公司为了推销其积压滞销的咖喱粉,别出心裁地做了这样一则广告:“本公司将雇用数架直升飞机,把满载黄色的咖喱粉撒在雪白的富士山顶。到时人们将会看到一个金顶富士山。”此消息一传开,公众舆论立即哗然,斥责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日本国内掀起了一个保护富士山的热潮。其实,这是SB公司使用的“诡道之计”,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该公司普遍关注。SB公司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堪称日本形象的富士山上“动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虚晃一枪,采取了一种有悖常理的做法,故意自讨“臭骂”,来提…  相似文献   
599.
实践主词、实践主体和自由本体——从“我”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质性哲学"是我近年来阐发的一套哲学理论,其中包含一种自足的分析方法——异质性分析法。该方法最突出的操作特点是"循名责实",即根据符号所对应的直观情况去考察意识的内容与品质。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实践,意味着分析的着眼点不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而是实践主体用来意指其自身及其客体的符号,即用作实践主词的符号和用作实践谓词的符号。在逻辑关系上,实践主词优先于实践谓词,而充当实践主词的最基本的符号就是"我"。因此,从"我"说起,看看"我"在实际的使用中究竟意指什么,以及它与其所意指的对象究竟是何关系,就成了实践分析的一个合理开端。本文是对这一开端的演示,从作为实践主词的"我"出发,经过作为实践主体的我,达到"我"与我的统一,即作为自由本体的个人。  相似文献   
600.
伦理环境乃是由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所形成的过程及其后果,包括主体形态的思与行、客体形态的规范体系。伦理环境原本是后果性的社会事实和精神事实,但它一经形成便又反身嵌入到人们的道德世界中,从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选择、行动和评价。对伦理环境作事实和价值意义上的分析、论证和判断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谁为一个不良的伦理环境负责,伦理环境是追问道德责任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过往的和当下的伦理学研究中,人们着力研究的是每个人都应当对其行动担负道德责任,然而却从不追问谁为过往的和当下的伦理环境负责。如果不从不同人群在造成共同的伦理环境所起的作用入手,探讨归责问题,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研究就不可能彻底,让所有的人共同承受不良的伦理环境并对不良的伦理环境担负同样的道德责任,乃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最大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