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杨子阅 《美与时代》2014,(12):40-41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还要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元素,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传统艺术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中国特色。文章将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构思以及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具有代表性的构思结构。  相似文献   
872.
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小棉 《心理科学》2000,23(1):117-118
人生是一个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从而也适应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使个体能实现良好的自我适应和对环境的适应,这是个体进而改造环境和实现自我的前提。心理辅导担负着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自我适应和适应环境的任务,因此需要对个体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心理因素及其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据此选择恰当的辅导策略。1个体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心理因素 个体的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都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自我意识作为个体意识的一个方面,体现为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适应主要与个体的自我认…  相似文献   
873.
进行中小学心理适应性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的过程,只要教师从学生心理角度去研究问题,找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持之以恒,就会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实践表明,只要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习,就会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给予科学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毅力,提高独立性。  相似文献   
874.
王红 《天风》2011,(11):41-43
进入后现代的社会,工作与家庭、侍奉与忙碌,把人们卷入了错综复杂的境遇中。有人说现今是压力时代,如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人际压力:也有人说现今是水泥时代,如用水泥与砖砌的房子禁锢了人们的情感和往来;更有人说现今是草莓时代,如人们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了各种心理疾病等。因此,繁忙的工作、繁杂的家务、繁琐的人际交往,这一切足以让一个现代人不堪重负。作为牧者,在忙碌于牧养和行政事务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与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其融洽、和谐,并且在面对社会多棱镜的挑战中得胜有余呢?  相似文献   
875.
史建成 《哲学动态》2022,(6):110-118
“无利害性”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但直到18世纪才摆脱伦理观念成为美学核心要义之一。经验主义美学家以及康德、叔本华从各自视角将“无利害性”拿为己用,展示了这一观念极强的历史延续性。20世纪,“无利害性”内嵌于斯托尔尼茨的“审美态度”理论之中,成为“同情”地“关注”对象自身的经验态度及其展开。环境美学发起人艾伦·卡尔松对于传统“无利害性”作出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否定了形式主义、如画性等现代审美规范,但这种批判本身被当代学者误读为“决然的否定”。卡尔松以分析美学的文化解释为依托,否定了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感知及心理的符合论,并借助双重征用性对传统“无利害性”延续及现代艺术观念的环境解读作了批判。若排除上述理论语境则难言卡尔松否定了“无利害性”。与此同时,卡尔松所发展的“审美鉴赏”理论吸纳了斯托尔尼茨关于审美对象、意识的广泛包容性以及鉴赏的对象引导性等论述,进一步强化了对象性本质的鉴赏原则,显示了其环境美学理论的调和论色彩。  相似文献   
876.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丛书,有刘湘溶的《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李培超的《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任俊华、刘晓华合著的《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这自然是我国环境  相似文献   
877.
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是核心内容。文化振兴视域下研究乡村人居环境方案时要审时度势,保证发展乡村文化的同时,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的文化、经济以及建筑的一体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就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以及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78.
王英 《美与时代》2023,(12):89-91
乡村环境艺术设计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为乡村带来美学享受,还促进了乡村的发展,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融合了艺术、设计和乡村发展的跨学科领域,能够通过创造美好生活环境,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生态环境和乡村居民生活品质。其目标包括保护乡村自然环境、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和改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在策略规划、设计过程、合作、宣传教育、评估与调整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79.
李卓  郑馨 《美与时代》2023,(12):62-64
如今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后工业景观的再利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居住环境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结合二者实际情况时,景观环境的优化就成为一条可行的研究途径。以北京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空间结构受人文要素、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共同影响。基于此,提出行动引导空间、空间功能复合、弹性空间利用和文化审美延续的原则,并以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对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对后工业景观优化设计展开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880.
戴云  田晓明  李锐 《心理科学》2023,(3):704-711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研究考察了领导主动变革行为影响团队绩效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110个团队领导和380名团队成员两阶段配对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领导主动变革行为依次通过团队主动变革价值信念和团队主动变革行为对团队绩效产生正向影响;(2)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领导主动变革行为与团队主动变革价值信念之间的关系,进而增强了领导主动变革行为通过团队主动变革价值信念和团队主动变革行为对团队绩效产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团队层面的主动变革行为研究,同时对组织变革创新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