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架构表现审视,是以儒、道、墨、法为基架兼容他家的复合文化系统。就其作用表现考察,儒家无疑起着前引的作用、墨家和法家具有附翼的功能,而道家则起着制衡的作用。这种互动互补、错综消长的建构特征。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既有冲撞和协调,又有交胜和交用的相当稳定和牢固的特殊格局。价值学说正是贯串此格局的一根梁柱。基于这样的前提认识,本文拟就道家学派之鼻祖老子的价值观,作一粗疏的评说。  相似文献   
62.
云南省洱源县伊斯兰教第一次代表会议,1989年11月25日至26日,在该县回族最大的自然村——土庞村召开。来自全县5个乡(镇)  相似文献   
63.
王荣伟 《天风》2002,(5):34-35
曾几何时,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山岭海岛、长城内外,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有多少人世间的骨肉亲情、悲欢离合,又有多少可爱的孩童享受着母亲的关爱,舔犊之情、慈母辛劳尽显在人们的眼前。但面对的是一个残障、弱智的孩子,作父母的心又作如何感想呢?或许这孩子就成了生活的累赘、成了家庭的悲哀、成了父母的包袱……据不完全统计,在优生优育的前提下,每年仍有各种残疾的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这在人类的生育史上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此造成的家庭痛苦是  相似文献   
64.
镇澄(1547—1617)是明代五台山狮子窝的高僧,俗姓李,字月川,别号空印,金台宛平桑峪(今属北京市)人。十五岁上出家于西山广应寺(今北京市西),引公度为沙弥。三年后,登坛受戒,成为僧人,开始了他一生的和尚生涯。万历三年(1575年),贤首高僧一江澧、西峰深、守庵中诸大师在京都讲解《华严》、《唯识》、《金刚》诸经,镇澄和尚即席听讲,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佛教义理。七年寒窗,终于参究性相宗旨,通达华严妙理。但他学而不厌,又从小山、笑岩研习禅学。  相似文献   
65.
鸿德堂     
《天风》2012,(1):F0003-F0003
鸿德堂,坐落于多伦路59号。前身是长老会沪北堂。1925年由信徒捐资建造,1928年10月落成。  相似文献   
66.
佛教的和谐观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舜 《法音》2006,(4):12-14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前夕,论坛组委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以佛教的团结合作、佛教的社会责任及佛教的和平使命为选题,举行了有奖征文活动。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踊跃,论坛组委会共收到应征文章397篇,从中评选出“莲花奖”6篇、“精进奖”20篇、“法缘奖”20篇。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只能从获奖征文中选登一小部分,尚有许多优秀文章未能刊出,读者可自行到相关网站查看。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易学解释学为起点来探究《程氏易传》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中"的哲学内涵,本文的研究表明程颐在《程氏易传》中继承了王弼《周易注》中对《周易》文本所作的卦、彖、爻的结构性划分,并在对爻辞的注释中通过使用一些基础解释概念来建立统一的释爻体例。"中"就是作为基础解释概念"德"的内容出现的,在《程传》中程颐通过"中"与其他基础解释概念之间关系的建立,为"中"赋予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因此笔者想通过探究"中"这一概念在《程传》释爻中的使用方式来彰显其哲学内涵,这也是本文在方法论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
思孟五行与乐有密切的关系.<史记·乐书>不仅保留了思孟五行,而且以汉代五行图式,凸显"聖"德的地位."聖"居中,含容"仁义礼智",君位,宫音,土德,具有包容、为主、统合、生生的意蕴.<荀子>、<中庸>,特别是<孟子>与<孟子字义疏证>中有不少关于"聪明聖智"与"天德之知"的材料.戴震的发挥,深得思孟五行的个中三昧.与"聪明"相联的"聖智"是一种"神明"、"天德",是对"天道"的体悟或神契,是体验、接近超越层的"天德之知".切不可从知识论的视域,特别是主客对待的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思孟五行.思孟五行是具有终极信仰的、以天道观为背景的"天人聖智五行观",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形上学的思想,其枢纽是"聖智".  相似文献   
69.
儒家仁学的建立是孔孟对人类理性之觉醒的巨大贡献,孔孟奠定了儒家仁学之基础,却未封闭仁学之体系。宋代新儒家程朱等人继承了孔孟仁学的基本精神而又作了重大改造与发展:他们将孔孟的道德情感之"仁"升华为道德之本,将孔孟的道德条目之"仁"提升为道德宗元,将孔孟的主体精神之"仁"扩展为宇宙精神,将孔孟的个体生命力之"仁"发展为宇宙生生之德,儒家仁学因此而由道德伦理学升华为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70.
论长寿     
渴望长生、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但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比汉族更执著、更强烈。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寿为“五福”之首,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人生目标。渴望长生,幻想不死的古老期望犹如深埋的火神,历经岁月的磨励,风雨不灭。 我多年研习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对此深有感触。曾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林茂森先生汇集整理的《万寿图》时,被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寿字惊呆了。一个“寿”字在不同时空里,在不同的书写者笔下,因对“寿”字的不同理解,不算真草隶魏碑行书,只篆书一种就有上万种写法。而且在一万个字中,每个字又非异体的简单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