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3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国内新闻     
活石 《天风》2018,(7):59-61
基督教全国两会消息基督教全国两会传媒事工部同工以及上海爱基印刷厂同工于2018年5月17日,一同参访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双方就彼此关注的印刷、装订、库房管理等工序进行探讨交流。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8年5月22日,成立推进基督教中国化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是当下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22.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中外教育伦理思想的精髓。立德树人是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在走进新时代的当代中国,立德树人原则具有它的基本含义与要求。当前,要增强全体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心和道德自觉性:追求真理与正义,自觉承担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认识教学的化育功能,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学习有关科学知识,自觉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善的思想品德;研究新时代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自觉探求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规律与艺术。同时,应努力创建促进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23.
邹莹 《孔子研究》2023,(5):117-126+160
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视野中,国家的形成和政权的建立在超自然的至上神命令下,可以得到被统治者最大程度的认可。其后,“天命”的宗教神秘意味呈现逐渐消减的趋势。处在这一转折处的荀子,将政治治乱的因缘彻底归诸人事。其后,通过证成“服人之道”的基础在“政治秩序”的建构,“政治秩序”的建构基于“礼义之分”,“礼义之分”出自圣王“积思虑”之“心”,荀子最终将殷周之际的“以德受命”之“天命观”转变为“以德致位”之“圣人观”。但在此观念之下,还潜藏着专制威权的思想阴影。  相似文献   
224.
吕欣 《哲学动态》2023,(4):61-70
《论语》中的“文”含义丰富,既反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更折射出诸子时代前后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由德礼体系向仁礼体系的创造性转化。西周春秋时期的思想史围绕且聚焦于“德”,并塑造了德礼体系;孔子则进一步突出“仁”的意义,在仁礼互动关系下重新阐发了“文”。孔子和儒家学派将六经作为经典之“文”的重要代表,亦通过天人之道来论说“斯文”,进一步深化“文”的哲学价值,由此建构出基于秩序性与神圣性的思想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世界和儒家哲学史的发展脉络,至今仍有重要的启发与意义。  相似文献   
225.
孔子从周,以传承文王之“文”为使命。“文”既指外在的礼乐制度、道德典范,亦指内在的於穆缄渊,两者通过“体用一源”得以统合。卫武公传承文王之学,《诗经·卫风·淇澳》呈现了其修身的特质及君子之美,借此可以蠡测文王之“文”及证成。《淇澳》以绿竹猗猗、青青、如箦象征修身的三个阶段,在成就有德君子时,亦伴有三个阶段的美;内外兼修,身体既是审美的客体,亦是审美的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实现主客统一。《论语》引《淇澳》首章,展现出修身的内发与外令、方向性与无限性、道德优先与审美“退场”。《大学》引《淇澳》首章,侧重修身的起点,呈现修身的内、外两个向度,在方向性与无限性基础上,以三个“不忘”来表现阶段性目标实现。《淇澳》展现的修身特质有:承认起点的个体差异性,由此决定功夫的进路以及终点的集成。修身包括个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凡而圣”与“即圣而凡”,从而分别成就“小身子”与“大身子”;改变内在品质,以接近文王之德之纯。《淇澳》修身体现出个性之美与集成之美、仁之美与敬畏之美的统合,具有道德与审美的双重面向,后世儒学在继承时,有道德抑制代替审美的倾向。回望周代修身文化,有助于理解德美合一,对于激活儒学的艺术精神主...  相似文献   
226.
王晓钧  江亚丹  黄威红 《心理科学》2011,34(6):1496-1501
摘 要 尝试用新的理论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幸福观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幸福观取向理论。幸福观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种幸福观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幸福观取向量表,以907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幸福观取向量表显示出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保证了实证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7.
228.
音乐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在分析美学视角下经常被忽略,尤其是纯音乐。分析美学为艺术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带来一个棘手且有误导性的争论,使我们在自主论和道德论之间无休止的现代性争辩中陷入一种假两难。在例证和解释中可以发现,这种假两难不仅无助于艺术,使音乐难以走出形式主义的主导,而且可能将使得我们的道德判断在遭遇艺术问题时混乱或失效。思考艺术的伦理维度应该放弃分析美学的狭隘视角,并且应该兼容伦理学,例如采取一种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的可能,以追求人类更好及更有意义的生活为最终目的。音乐在运用上述视角下所展现的伦理维度,不仅可见其有别于其他艺术类型,而且也能看见音乐之于我们人类为什么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29.
在当代理论物理学发展及其相关解释和编史工作的激励下,我们提出了一种结构主义的且具有历史构成性和建构性的科学实在论研究进路(SHASR),以回应托马斯·库恩对科学实在论的挑战,并消除结构主义者在对付这些挑战时所提出的盛行一时却难令人满意的反应。SHASR充分发挥了库恩的历史主义及其批评者结构主义的洞见,同时又避免了落入这两种传统的陷阱。比较SHASR与迈克尔·弗里德曼等人提倡、捍卫并日益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式后库恩科学哲学,可以展现一幅关于科学—世界关系的宏观图景,这幅图景源自SHASR框架内被概念化的涌现观念,它所牵涉的关乎现象—本体关系的康德式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30.
从今人对幸福的理解来看,幸福无非是美好生活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从古到今天天都在追求幸福,而道家所提出和实践的整套思想观念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观,即应该如何理解幸福和实现幸福的观念.在今天看来,道家不仅提出了一整套对人生幸福的根本理解,而且还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为传统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上,从今天的立场考察分析道家的幸福观不难发现,它在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而且更体现在实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