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每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需要在维护和创新两个基本层面展开,社会公德维护是其建设的中心任务.目前中国社会维护公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往往会使人陷入道德悖论现象的"怪圈"而难以自拔,进而导致"道德冷漠症"屡见不鲜.维护社会公德的当代课题就是要走出这种"怪圈",这就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产生"怪圈"的社会历史原因,构建维护社会公德的社会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192.
老年人在注意和记忆活动中存在着“积极效应”现象,即对积极材料的加工维持得较好,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偏向。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时间的认知评估影响情绪目标的选择来解释这一现象。同时,研究发现信息的加工方式与“积极效应”有密切关联,当控制加工时,“积极效应”出现;而自动加工时,“积极效应”消失。“积极效应”受到时间认知的控制,也受到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的限制。目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利用先进设备与仪器研究老年人认知活动中的“积极效应”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3.
王雪君  郭佳宏 《世界哲学》2022,(1):152-159+161
"意外考试"悖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老师宣告的意想不到的考试指的是什么,即我们如何解释"意外考试"或"意外"。实际上,导致"意外考试"悖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意外"的不恰当解释。为了防止走向确定论的阵营,我们将从心理层面上给予"意外"一种非确定论的解释,进而解决"意外考试"悖论的困境。当某件事的发生与主体在该事件发生之前某一时刻上的预期相悖,或者不在主体的预期之中时,我们称其为"意外"。关键在于,"意外"的发生总是针对主体在某个具体时刻上的预期或不预期而言的。对于"意外考试"悖论来说,不论老师所说的"意外考试"实际发生在哪一天,针对的都是学生在下周一之前某个时刻上的不预期。  相似文献   
194.
在古希腊伦理学中,昔勒尼派伦理学是唯一拒斥幸福主义的理论。他们基于一种主观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我们不能拥有对外在事物的知识,而只能理解自我内部的感觉。快乐与痛苦就是这样两种感觉。其中,快乐是导致感知的柔顺运动,也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由于他们过于强调感觉,因而他们认为只有当下快乐才是值得追求的,而对过去快乐的回忆、对未来快乐的期许都没有意义。进而,他们拒斥了一种对人生的整体性谋划,并认为肉体快乐优先于灵魂快乐,智慧与美德等都不过是获得快乐的工具等。昔勒尼派的伦理思想表明他们的快乐主义并非一种粗鄙的纵欲主义,而是一种更为极端的理性主义。他们理论中的许多特征也影响了诸多后世理论,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5.
良好的宪政必然遵从和反映人类优良的伦理,这些伦理维度主要体现为:幸福是宪政的根本关怀,正义是宪政的永恒追求,博爱是宪政的核心价值,人权是宪政的终极目的,和谐是宪政的理想状态。高扬宪政的伦理精神对建设宪政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6.
效用主义伦理学一直面临一个现实困难,就是“效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各派效用主义理论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早期的效用主义者用快乐、幸福来代表和计量效用;中期的效用主义者用福利、增量社会价值来表示效用的实质概念;而现代派则主要用“偏好及其满足”的内涵来定义效用的实质。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效用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及延变,并且用心理学的知情意概念系统对它们做了新的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7.
关于集合论悖论的解悖方法论研究可谓是既不充分也不成功。通过梳理与分析发现,无论是定性进路上的恶性循环原则与统一解原则还是定量进路上的主观概率与信念修正模式,它们都因不满足解悖的哲学标准而失败。而雷歇尔的方案则整体上是成功的,这一方法论由有效识别要求和成功引入原则有机构成,它不仅满足形式标准,而且以逻辑与数学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诉诸无根据预设对象提供了满意的哲学解释。即使从数学实践标准来看,它也能指导具体理论的成功构建,并有效推动数学发展。当然,它在识别方法与自我指称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但通过在识别方法上引入反证法与生产性原则,在自我指称上区分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可以弥合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8.
说谎者悖论是最古老也最难以应付的悖论之一。本文以塔尔斯基的语言分层理论和克里普克的真值间隙理论为背景和参照点来比较文兰教授所提出的句变元理论解悖方案。文章主要从应对不同类型的说谎者悖论以及其他类似的非语义悖论(尤其是模态说谎者和认知说谎者)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句变元理论的两个独特之处。第一它揭示出自指以及真谓词在说谎者悖论中显明但不显著的作用;第二它可以应付大量结构相似的悖论并给出统一的解决方案。文章最后比较了克里普克的有根性概念和文兰的方程有解概念的异同,并提出了一些可以继续探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9.
幸福何来     
有一年在南普陀,见寺内有一偈语:“佛即悟”。记是记住了,但一直不解。前不久,与几位朋友在“望江楼”品茶,都是莫逆之交,曾在农村插过队,受过苦难日子的磨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