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为了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端正对学术性论文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以及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于2009年2月开始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  相似文献   
212.
213.
他没有上过一天的音乐学院,却能写出下载量超千万的当红歌曲;他在词坛拥有和方文山几乎一样的地位,却始终不愿意离开家乡贵州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个奇怪的人就是张超,著名音乐制作人,一位清瘦的“80后”小伙子。  相似文献   
214.
子学和经学     
从诠释学观点考察汉代新经学的建立和性格特征,可以证知,董仲舒《着秋繁露》新儒学哲学、人学体系的建立,是汉代新经学得以成立并成为汉代政治、伦理、道德、学术之全面指导思想的关键。董仲舒所以成功,除了政治和时代的风云际会,实有赖于其抓住了"人"这个根本,喊出了"人为贵"的响亮口号,并成功地完成了对先秦诸家学说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215.
中国的德性传统始于殷商,到春秋战国时代由儒家基本完成。构成中国德性传统的核心价值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哲学家提出的“用中于民”思想,其构成因素是顺天、保民、修己三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价值观念。殷商的“德”主旨是“顺天行事”,“天意”就是传达“天帝”的商王意旨;西周的“德”基本内容是“保民生息”,“民情”大致可以理解为普通人或下层人的基本生活要求;东周的“德”即儒家的德性观,完成了先秦德性传统也即中国德性传统的基本建构,使“修己执中”、“用中于民”一直成为影响后世的德性传统。  相似文献   
216.
小时候,父亲多病,奶奶体弱,弟弟瘦小,我们一家四口,蜗居在一小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年复一年地挣扎在温饱线下。  相似文献   
217.
东方神韵 《思维与智慧》2014,(1):M0002-M000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的伊人虽美却时常给人一种“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距离感,而我心中的伊人——《思维与智慧》的风韵却和善如春风,始终紧紧地环绕在我身边。  相似文献   
218.
框住幸福     
接到惠姨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得闲,她要给我送些镜框来。惠姨虽是远亲,可是父母在世时,常来我家,待我很好。记得我的头一本《安徒生童话集》,就是在我12岁生日,她送来的生日礼物。后来我们来往越来越少,最后一次见面,是5年前她老伴去世,接到通知后,我和妻子捧了一篮白菊花去她家,很安慰了她一阵。前年她退休了,倒也过得安闲自在。近年来我们只是在春节时互通电话拜年,没想到这跨世纪后的春节期间,她忽然说要来我家。惠姨来,当然欢迎。但她不说来拜年,说是送镜框,这却颇费我们猜疑。  相似文献   
219.
将当代作家方方的小说《风景》与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作家在这两部小说中的叙述手法明显相似,人物性格命运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对两部作品叙述结构中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文本叙述结构的基本形态以及其带来的同与不同的悲剧呈现方式,显然,福克纳"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与方方讽刺的语言则又是各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220.
艺术作品尤其是历史题材作品,必须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观赏者没有按照艺术创作者的思路走,艺术创作者应该思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而不应以一句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来做挡箭牌。只有在创作者与观赏者双方的交流互动中,艺术作品才会更对欣赏者的胃口,毕竟消费者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