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数学哲学在当代更被分析哲学阵营所重视,但胡塞尔式的先验现象学对数学哲学研究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源。在分析传统的数学哲学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还原主义式的自然主义来解决数学哲学问题,他们试图将抽象的数学对象还原为物理对象;与此相对,先验现象学则从第一人称视角的纯粹意识出发,就数学经验本身即数学对象的显现模式,来理解数学对象。通过对自然主义进路和现象学进路的比较,本文试图说明,现象学进路可以更好地用来做数学哲学。  相似文献   
222.
考察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现状,探讨其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103名平均年龄82.43岁的优抚医院疗养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状况都显著低于对照组;(2)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维度在客观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23.
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82,自引:4,他引:82  
李永鑫  吴明证 《心理科学》2005,28(2):454-457
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感的症状”。参考国外知名的工作倦怠问卷,在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工作倦怠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倦怠问卷由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因素构成。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4.
意向性指意识活动或者意向行为朝其对象的指向性或者关于性。在意向性理论中,如何说明"意向对象"尤为重要,因为意向性乃是意识对对象的指向。本文首先考察了三种关于意向对象的实质性理论,并指出它们各自困难。随后,笔者考察并拒斥了一种关于取消意向对象概念的观点,并认为在思考心灵、意识等问题的过程中,意向对象概念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重构了胡塞尔式的现象学意向对象概念,并认为该概念是合理和融贯的。本文试图论证,根据胡塞尔,意向对象就是向意识(心灵)显现的现象。而根据(意识)现象的概念内涵,现象没有它向其显现的主体或意识就不能存在。  相似文献   
225.
事实与价值、事实与应当、实然与应然通常被看作是根本对立的范畴。与胡塞尔同时代的奥地利哲学家、伦理学家迈农把应当、价值等都纳入"对象"范畴,强调世界上有"应当对象"、"价值客体"。由于有这种"打通",他便顺理成章地取消了传统的学科分界,进而在他的"对象理论"中建立起了与自然科学平起平坐的价值论和伦理学。迈农对存在、真、事实、价值、应当等范畴的同时充满着分析色彩和现象学情调的细致入微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大量"远绝常蹊"的见解,至少提出了许多不无思考价值的、能够将认识引向纵深的问题,值得我们在推进价值论和伦理学的过程中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26.
工程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这是工程伦理学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学理前提。由于对“工程”的性质、对象和范围存在“广”“狭”两种不同理解,从而也就在工程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两种理解和两种发展进路。中国学者在进行工程伦理学研究时,不但必须重视“狭义工程伦理学”进路的研究,而且应该更加重视“广义工程伦理学”进路的研究。在研究和分析工程伦理时,必须把伦理分析和其他纬度的分析结合起来,不但应该注意不同纬度之间的相互渗透问题,而且应该注意不同纬度之间的矛盾、冲突、排序和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27.
论心理学文化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杰  葛鲁嘉 《心理科学》2008,31(1):253-255,248
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学性质的理解一直存有争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理智背景来认识和解说心理学性质.从文化哲学视角来分析和探讨,会揭示出心理学对象、心理学者研究立场、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思维方式等诸要素与一定的价值立场和文化传统之间有着内在关联,其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支持系统,这从整体上凸显了心理学的文化品性.探讨心理学文化品性旨在发现和建构心理学新的话语实践,使之成为重新解读心理学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8.
犯罪心理学是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简单地说,他是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侦查心理、审讯心理、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中的心理学问题。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部分。在这里,仅对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中的临界犯罪心理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229.
本文着重论述了当代分析美学或英美美学如何忽略了审美经验这个问题,简要地审视了这种局面的历史背景。文中还论证了分析美学对于艺术主题的先入之见是造成这种忽略的主要原因。作者最后的结论认为,如果对审美经验本身没有一种更好的理解,美学的大多数的根本问题,包括当代分析美学所关注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相似文献   
230.
本文题目可做两解:一是刘再复论述了李泽厚美学思想有何重大意义,二是刘再复此论有何重大意义。两个意义有同一个意义,我认为就是说明和评估了我国美学研究的一些重大成就,对世界有何贡献,能使我国美学研究进入世界美学界,促进中外美学交流,推进中外美学研究的壮大和繁荣。刘再复在其新著《李泽厚美学概论》的最后说李泽厚已形成了一套美学话语谱系,有很大的普世意义,不但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三联版第65页),我认为这就是其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