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一、本地化的含义所谓本地化,也叫本土化或者本色化。比利时学者钟鸣旦认为,"广义而言,本地化是指某一种文化将另一种文化的某些元素吸收为己有。神学上的意思则是:福音生活和它的信息,在某一特定文化中的具体呈现,而该文化的成员,不  相似文献   
842.
道德生活是人们通过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身幸福的过程.它具有自为性、精神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道德生活蕴含于现实生活之中又超越现实生活.道德生活的实现既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更有赖于其内在要素,而连接外在条件与内在要素的桥梁和中介则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人们在追求幸福中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843.
自汉以后,三教关系是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儒学是否为宗教的问题,历来有所争论。这反映在三教关系的研究上,集中体现于对三教之"教"内涵的如何把握。然而,三教之学及其关系的历史衍变绝不是纯粹地、单一地脱离社会环境的学术形态,相反它是应具体的时代环境而生,并且能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从"学"的层面和从"教"的层面都有失片面,只有从内在精神的层面去把握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才  相似文献   
844.
本文从古典希腊哲学到早期希腊思想这个角度出发,对海德格尔思想转向进行了一个再考察。这一视角在迄今为止的海德格尔研究中尚未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30年代初海德格尔三门讲授课的总体梳理,在时间细节上追踪了这一思想转向发生的具体过程,为深入理解海德格尔对早期希腊思想家的阐释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845.
王晓朝 《学海》2012,(2):108-115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希腊哲学在其初始阶段也只是一种地方性思想,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也未能完全摆脱其地方性特征。本文依据史料简要叙述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和主要思想成就、希腊哲学的跨文化传播和世界化历程,揭示希腊哲学所具有的世界性文化意义,指明希腊哲学思想的特征是地方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46.
围绕着职业精神理念、行为、生态、实践四大要素,具体阐释了医学职业实践决定职业精神理念、医学职业精神理念主导职业行为、职业精神理念与行为相互转化需要职业生态的必备条件等四要素相互关系基本原理,具体阐释了若在整体上养成职业精神则职业生态营造必须先行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47.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对医学专业精神有很大影响,表现为价值取向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变化相伴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以个体自我本位价值凸显,使医学专业精神中涉及的整体本位价值主体地位难以确立,物质利益与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思想发生冲突的方式影响医学专业精神,提出医学专业精神的贯彻执行还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848.
唐宋时期,维摩诘像的绘制盛行不衰,诸多名家都有过绘制维摩诘像的记载。而同一题材同一内容绘制的技法不同,其蕴藏的内在精神也存在着转变,题材和主题完全一致,人物动态也相去不远,但却展示了绝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各自有其深刻的社会时代的心理原因。"辩才无碍"表现了唐人的精神气质;"默然无言"揭示了宋人的内心情愫。  相似文献   
849.
仁青安杰 《法音》2012,(6):25-27
藏传佛教作为佛教的一大流派和藏族文化的精髓,在近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特有的教育模式,即以寺院教育为核心,社会教育为主要内容,实现佛教价值观为终极目标的教育。一、藏传佛教传统教育及发展藏传佛教传统教育的核心就是寺院教育,依靠寺院进行传播和弘扬佛教的利他精神。寺院教育最初也是伴随佛教的传播而产生,后来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而发展。  相似文献   
850.
《法音》2012,(10):22-24
佛教是富有慈悲与智慧精神的宗教,佛教徒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切实践行着佛陀悲智双运的精神,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尤其是六祖慧能大师以他对佛法独到的理解和一生的行持,继承和发扬了佛教慈悲与智慧的普世价值,为中国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广东是六祖禅宗文化的发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