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更好地理解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对其学术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可按时间维度将其理论划分为四个相继形成的主题:(1)习得性无助和归因的关系主题;(2)成就目标理论主题;(3)内隐智力理念主题;(4)内隐理念主题。这些主题促进了归因、智力、动机、人格等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及管理等实践领域,对学界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不少人据此论定孔子轻视妇女、鄙视小人。事实上,这种看似再无疑义的理解,事实上却与孔子思想相悖。在重新考察"养"字本义,并参验《尚书》《逸周书》尤其是《孔子家语》等相关记载后,我们认为此语系孔子承袭周代"敬德保民"理念,为其重民、爱民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3.
在孔子的观念重塑下,殷周以降盛行的"德"思想已从统治者用以自我解释的政治工具转变为儒者群体对公共秩序的伦理规设。透过观念新意义的发掘,可探寻到其间蕴含的言论立场的改变与价值诉求的变化。孔子言论中的"德"主要表现出三种向度的诉求,分别是针对统治阶层的德政规劝、面向普通民众的德教期待以及儒者群体的德性自觉,而这三种向度之间又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一并体现了"道德第三方"对天下秩序的普遍关切。思想言论的第三方立场及其引发的价值诉求的多元化,是我们探讨孔子学说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正>诗曰:真主造化有奇缘,诚蒙厚爱入寺院。脱却忙碌奔波苦,壬辰龙年时运转。喜借东风成大事,努力工作小贡献。应答祈求随人意,感赞安拉信仰坚。又曰:花甲须飘多荣幸,求学前黄古寺中。大殿危危残尘落,众盼维修力不从。无意用词重三遍,主佑大事一举成。感赞执掌幽玄者,襄助仆人显大能。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的春节来到了。2月4日晚上,我在大殿上礼完宵礼拜后,望着落在地上的砖尘,思绪萦绕,回到卧室,夜不  相似文献   
25.
《道德经》(非竹简本)中的“德”概念从生成论方面来看,是一个相对于道的特殊性概念,相对于万物的普遍性概念,因而是一个共相的具体和具体的共相相统一的概念,它位于超越的实在和感性事物之间;《道德经》中的“德”概念从认识论方面来看,是“谷神”实现的原理,是一个精神生活的形而上原理;《道德经》中的“德”概念在道德实践上主要是“得”和“舍”相平衡的原理。《道德经》通过“德”概念使得个体价值指向一个形而上的、具有无限利益的生存领域,从而具有提升现实的人格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与西方传统的立足于"思"的哲学观不同,真正的中国式的哲学观应以"身"为其立足点,并为我们展现出迥然异趣的三个面相。它是从现实出发的"具体之学",而非从意识出发的"抽象之学",是从身行出发的"为己之学",而非从言说出发的"为人之学";是从行止出发的"之间之学",而非从思辨出发的"分辨之学"。在人类哲学业已步入"后形而上学"时代的今天,对上述中国哲学观念的重新开显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其既体现了一种向更为"原生态"的人类哲学形态的历史回归,又作为对人类现代哲学中愈鹜愈远的诸如"本质主义"、"文本主义"、"极端主义"等等取向的纠偏,而为我们指出了未来人类哲学理想重建的方向。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海外华人宗教“德教”团体为研究对象,以民国年间汕头市北侧澄海德教紫澄阁为具体案例,运用田野调查、文献检索所收集的侨乡历史文献,在考证紫澄阁由创立至组织“明德善社”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948年至1949年间该德教团体受香港德教会委托,在澄海县城范围内代赈棉衣的运作方式,希望借此揭示20世纪50年代之前,海外华人宗教团体赈济侨乡社会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28.
天主教的道理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天主教的法律即天主十诫,可以总结为一个字,仍然是爱。 天主十诫的总纲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即爱主爱人。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天主因为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爱在天主教会中是至为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天主教的爱德观。  相似文献   
29.
《中国天主教》2010,(3):1-1
圣神显示在每人身上虽不同,但全是为人的好处。这人从圣神蒙受了智慧的言语,另一人却由同一圣神蒙受了知识的言语;有入在同一圣神内蒙受了信心,另有人在同一圣神内却蒙受了治病的奇恩;  相似文献   
30.
正本刊讯8月16日至22日,应台湾"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功德会"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法师为团长,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陈宗荣先生为顾问的大陆佛教代表团一行27人,赴台出席2014年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大会。16日抵达台湾桃园机场,受到台湾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大会主席净耀法师、理事长陈佳源先生等的热情迎接。8月17日,台湾"国际供佛斋僧暨三皈五戒孝亲报恩息灾祈福大法会"在台北林口体育馆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