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中,既有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公正”,也有吉利根、诺丁斯的“道德关怀”,但是,这两种道德取向在中国社会是以“序格局”的样态运作的,即以“序公正”和“序关怀”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道德判断中。“序公正”和“序关怀”的概念准确地表征了中国人道德取向的集体偏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现代化层次不断提高,这种集体偏见正在逐渐得到克服和纠正。  相似文献   
52.
Fei Xiaotong's thoughts on the Confucian system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ctually indicated that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social cooperation leads itself to an unsettled paradox, that is, there is a lack of univers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nfucian moral system. Confucian theory does not extend beyond practical circumstances. Instead, its universal principles always disappear in specific circumstances. Because of its long established position in mainstream dialogue, Confucianism failed to reflect on its flaws, but this paradox has been revealed in the face of modern challenges. Translated by Yan Xin from Zhongguo Renmin Daxue Xuebao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7, (1): 15–21  相似文献   
53.
中国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回顾以往的研究,提出中国背景下的人际关系模式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而 呈现出一种因人而异的序性,中国人表现出了一种集体取向与个体取向相统一的特点。指 出了组织背景下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重要性,认为中国背景下人际关系(或简称关系)的 独特性对组织运作中起着独特而微妙的作用,其组织内的关系模式有别于西方,组织间的关 系是确保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越轨创新行为是破除创新瓶颈, 摆脱“创新者的窘境”的有效手段, 是新时代创新的重要途径。目的的合理性和行为的偏离性, 使越轨创新行为同时具有了“忠诚”和“叛逆”的色彩。以越轨创新究竟是“忠诚”还是“叛逆”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 分别从越轨创新行为的测量、形成机制和影响效能角度构建了一个围绕越轨创新行为的系统性研究。子研究1:基于创新过程视角, 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维度, 开发本土化量表。子研究2:分别从个体、领导和组织三个层次、动态探讨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子研究3:基于事件系统理论, 从越轨创新成功/失败两方面, 构建和验证越轨创新行为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机制。三个子研究相互联系并逐步递进。理论贡献在于深化学术界对越轨创新行为的理解, 推动越轨创新理论的构建, 并且拓展越轨理论、创新理论、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及事件系统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及个人的气质、性格的影响,往往使人出现心理上的偏。这种心理偏,有的表现为激烈型的,有的如属牛皮糖型的,也有的表现为消极型、从众型等等。心理上出现偏,对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等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当心理上出现偏  相似文献   
56.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伦理研究虽然历经百年,成果丰硕,名家辈出,但是理论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揭示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特征,迄今未有完善之结果.本文在学界前辈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中西融通的观念,交叉学科的视角,兼顾外部特征与内在特征,并从哲学理性的高度,尝试提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三大特征:基旨性、序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57.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大学生们不准备考研充电、不打算自主创业,而是知难而上毅然选择投身职场去求职,那么就要有屡败屡战的心理准备,并要了解摸索掌握一些必要的求职技巧,这样成功率就会高些。“三一介”时间、地域、专业;亲朋介绍)求职法,就是被学长们实践证明了实用有效的求职方法,大学生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8.
儒教经济伦理观念“差序格局”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史学界进行有关问题研究时偶尔采用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将经济伦理问题放置在近代社会转型之前的儒教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着力揭示其最基本的格局形态──梯级序性排列方式和对社会经济强劲的调控特征;基于中世纪时期儒教人文观念对东亚等周边地区的深远影响,本文又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某些分析范式,专门就日本早期文明中的儒教化特征进行了个案性研究,进一步阐释了传统的经济伦理序格局在儒教文化区域中的扩散性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在2002、2008、2011年亚洲民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序政府信任的概念、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序政府信任受到信息、文化以及政治接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半开放式的媒体环境、适度而非绝对的权威取向文化环境以及民众对于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不满和基层民主参与的匮乏共同催生、强化了序政府信任现象。  相似文献   
60.
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研究均认为中国社会中的人际信任是一种序格局的模式。本文将人际信任具体区分为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指出信任水平从亲缘、熟人到外人依次降低,并且宗教信仰对不同的人际信任类型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对2007年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无论哪一种宗教信仰归属都不会显著增强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的水平,比如佛教徒、道教徒的亲缘信任、熟人信任水平显著低于无信仰者;但是宗教信仰可以显著增强普遍的外人信任,比如佛、道教和基督宗教都能显著提高外人信任;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和宗教活动参与频率也能够提高信任水平。另外,基督宗教比佛、道教具有更高的教内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