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佛教的和谐观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舜 《法音》2006,(4):12-14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前夕,论坛组委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以佛教的团结合作、佛教的社会责任及佛教的和平使命为选题,举行了有奖征文活动。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踊跃,论坛组委会共收到应征文章397篇,从中评选出“莲花奖”6篇、“精进奖”20篇、“法缘奖”20篇。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只能从获奖征文中选登一小部分,尚有许多优秀文章未能刊出,读者可自行到相关网站查看。  相似文献   
212.
213.
孟子继承发挥孔子仁学德治思想,提出以民为本的仁政学说,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孟子仁政说中保民而王、亲亲仁民、与民同乐及制民之产以安民富民的思想,其积极意义、历史贡献须充分肯定,它对我们今天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促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有现实意义,须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214.
道家学派理论面对忧患强调“天人合一”和解脱,因而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识倾向。道家学派对“道”的体认也体现在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上。审美主体伴随着质态不尽相同的音乐过程,依次连缀形成“有声之乐”、“无怠之声”和“天乐”这三个层面的心理过程流时,这样的音乐才是老子所谓的“大音”,才是道家学派理想中的音乐。  相似文献   
215.
家屋之祷     
愿罪恶不要侵入这门户,厄运也不窥伺这些小窗,风的怒号,雨的狂暴,也不袭击我的茅屋。  相似文献   
216.
陈赟 《现代哲学》2020,(2):115-123
对《庄子》自由思想的主观化解释取向,表现为解除自由与天理所表达的客观秩序的关联,通过去政治化方式达到对自由的审美化、境界化、心理化处理。这一解释取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充分。充分理解《庄子》的自由思想,必须重视对《庄子》自由思想最核心的“天地之正”,后者关联着天道的视域。“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辩”具有一定的张力,前者表现为万物各自遵循自身本性而呈现的自然秩序,而后者可以理解为这一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异。自由与“天地之正”的关联在于,它来自天道的自然秩序中的深层被动给予性,又以存在者自己的存在参与并承担这种给予性,完成这种给予性,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自然”。  相似文献   
217.
在改革开放之初,对于伦理学基本问题曾有过热烈的讨论。在前人所提出的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个人生存于社会,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同样,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现实意义的个人。个人有着自己的生存权利与利益,同样,社会也有着自己的结构与利益。个人与社会从来就是伦理思考的两极。相对于个人,社会又可区分为他者与社会整体这样两个层次。儒家和基督教伦理,是从他者的角度,从仁爱或爱人来达到社会或人类之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则从社会共同体维度进行论证,强调社会整体正义或社会共同体的善的至上性。霍布斯与曼德维尔则从个人维度为个人的存在与幸福进行论证。卢梭则将自爱与博爱和人类之爱贯通起来思考,提出自爱为前提,而同情心是从自爱到博爱(仁爱)的关键。  相似文献   
218.
仁与公的先后关系是朱熹晚年反复探讨的议题之一。而朱子语录与书信中存在两种对此截然相反的记载。经考辨可知,黎靖德本《朱子语类》卷六中“故惟仁然后能公”一句当作“故惟公然后能仁”。由此可证,即便基于仁、公的定义及内外关系,“仁先公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朱熹关于二者的先后仅有“公先仁后”一种明确主张,意在豁显作为去私工夫的公对于仁性在现实中无碍显发的前提意义。“沙水之喻”化解了“仁内公外”与“公先仁后”两种朱熹仁公关系论之间的表面矛盾,进一步呈现其对于内在性理与外在工夫的兼顾。朱熹既强调本然仁性的先天禀受,在晚年则更加重视实然仁德的后天流行。  相似文献   
219.
一从反思和批判中发现问题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带着深沉反思和厚重智慧在薄暮降临的黄昏时分悄然起飞的"密纳瓦的猫头鹰".  相似文献   
220.
儒家仁学的建立是孔孟对人类理性之觉醒的巨大贡献,孔孟奠定了儒家仁学之基础,却未封闭仁学之体系。宋代新儒家程朱等人继承了孔孟仁学的基本精神而又作了重大改造与发展:他们将孔孟的道德情感之"仁"升华为道德之本,将孔孟的道德条目之"仁"提升为道德宗元,将孔孟的主体精神之"仁"扩展为宇宙精神,将孔孟的个体生命力之"仁"发展为宇宙生生之德,儒家仁学因此而由道德伦理学升华为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