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6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60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关系,将对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回顾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概念,其次对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做一简单总结,最后提出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82.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模式尽管各有差异, 但都是围绕着“能够胜任”的事实或/和“变得胜任”的过程来展开的, 从而可以区分为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和综合导向模式。不同模式的共同起点是“胜任的特征标准”; 关键过程是“变得胜任的过程”; 最终目的是“能够胜任的事实”。在未来研究中, 需要关注培训设计、学习者地位、角色平衡和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883.
采用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自我调控问卷和家庭功能问卷调查了643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个人自主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在校园生活适应上得分高于女生;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维度上得分高于大四,大一学生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得分高于大二、在满意度维度上得分高于大三;(2)除投射调控维度外,个人自主的其余维度与家庭功能及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均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3)分层回归结果表明,除投射调控维度外,个人自主其余各维度和家庭功能的亲密性能显著预测社会适应,且个人自主在家庭功能的亲密性和社会适应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84.
应聘情境下作假识别量表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方  刘红云  张月 《心理学报》2010,42(7):791-801
在应聘情境中, 被试容易对人格测验作假。应对作假的常用方法是采用社会称许性量表对作假直接测量, 再去校正和识别作假效应。但是采用社会称许性量表测量作假存在很多问题, 因而基于作假的特殊性质开发了《作假识别量表》。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证实了量表的单维性, 解释率为54.650%。概化理论检验表明测验信度较好, G系数为0.906, j系数为0.902。采用一个真实的应聘情境检验效度, 发现《作假识别量表》对作假更加敏感, 能够比较充分地测量作假。  相似文献   
885.
执行功能紊乱理论(Theory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弱的中央统合理论(Weak Central Coherence theory)和心理理论假说(The Theory of Mind Hypothesis)是解释孤独症认知障碍的三种重要理论。本文着重通过回顾以往的实验研究来探讨三种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进的方向, 以及三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三者可能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孤独症认知障碍的机制, 如何综合起来更好地揭示孤独症的认知障碍和病理机制, 尚需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同时更多地考虑不同认知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可能是进一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6.
甘泉  佐斌  孙山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062-1067
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研究已有丰富的成果, 但是对不幸福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不幸福感的研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幸福感。本文对不幸福感的概念、不幸福感与幸福感关系以及不幸福感的模型进行介绍。Uchida和Kitayama提出了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 认为不幸福感包括两个维度:即时享乐体验/应对行为, 认知评价/情感或动机的卷入。他们发现这两个维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87.
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可是当我们回首,才发觉自己曾经多么天真。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会发现的。茫茫人海可以找到一个心爱的人,这是多么大的福气,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应该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所以要知福惜福好好珍惜,多说关怀话,少说责备话。如果你懂得珍惜,你会发现你获得的越来越多,如果你一味  相似文献   
888.
张结海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13,36(5):1223-1229
后悔内容的研究由于缺乏理论总结长期处于后悔研究的主流之外。Roese和Summerville(2005)通过元分析发现美国人的后悔出现在12个生活领域,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解释后悔内容的机会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机会导致了后悔。而Beike、Markman和Karadogan(2009)的观点刚好相反,他们认为失去的机会才会产生后悔。我们将中国人的后悔和美国人的后悔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人后悔出现的生活领域和美国人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该结果提示,除了(失去的)机会之外生活领域的重要性可能也是解释后悔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9.
高申春  刘成刚 《心理科学》2013,36(3):761-767
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或理想普遍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正是对这个观念或理想的百余年历史的追求和实践,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及其历史作为整体的基本面貌,并决定了科学心理学观念的两种范畴含义及其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整体背景中它的现象学传统或道路与它的科学主义传统或道路之间的对峙关系。历史分析表明,对科学心理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理解和实现,与关于科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探索和理解是密切关联、相互制约的。以人类思维的理论形态的历史转换为背景,我们发现,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只有实现为现象学意义上的科学,才能真正实现它自身;但主流的科学主义传统则要把心理学实现为自然科学,由此实现的科学心理学,只能是对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异化。  相似文献   
890.
摘要:本研究致力于探讨自上而下的任务因素对自动反应激活过程的影响。研究包含两个实验,采用掩蔽启动范式,选取字母和数字作为刺激,任务因素为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处于预备状态的任务规则。实验一初步验证了与当前无关的处于预备状态的任务规则可以影响自动反应激活过程;实验二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影响具有广泛性,即与当前无关的任务规则所设定的所有刺激系列都可以影响当前任务中的反应启动过程。研究总结论为:与当前任务目的无关、且存在自动刺激-反应联结的其他任务规则也能通过对被掩蔽的启动刺激反应的调节来影响对靶刺激的反应,从而影响启动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