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期,四川乐山教区雷世银神父、汕头教区黄炳章神父相继晋牧,中国教会在主的葡萄园里又增添了两位年轻牧人,这既是乐山和汕头两教区神长教友的期盼,也是中国天主教牧灵福传事业的需要。然而,上述两位主教的祝圣,却遭到了梵蒂冈和某些海外教会人士的无端指责,说什么此举是非法的,正处于教会《法典》第1382条所指定的处罚当中……无权管理  相似文献   
42.
吴念阳  李艳  徐凝婷 《心理科学》2008,31(3):605-608
通过考察上下意象图式隐喻的映射机制和形成机制,验证其向抽象概念的映射具有心理现实性.实验一中,学龄期儿童阅读与图式一致材料反应时,较阅读与图式不一致材料反应时短,说明上下意象图式存在于概念水平,并在即时阅读中被激活.实验二中,学龄前幼儿表现出物品摆放的上下方位偏好差异,表明幼儿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抽象概念与空间上下方位存在体验性联结.研究证明:部分抽象概念表征具有上下方位线索,人们借助上下意象图式建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43.
19世纪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历史演变及其近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将西方近代报刊的概念与形式介绍到中国,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序幕.19世纪下半叶,近代报刊逐渐走向成熟.伴随着报刊的近代化进程,这些传教士报刊还经历了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它们又是促使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刊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4.
上博简《孔子诗论》评析《诗.兔爰》篇"不奉时"之语,晁福林先生认为应理解为是对于此诗不遵奉"天命(时命)"的批评。而《兔爰》篇以默求容的处世态度与孔子强调"邦无道免于刑戮"的全身远害的时命观相合,所以简文"不奉时"仍应释为"不逢时",表明孔子对诗人处世态度的赞同。  相似文献   
45.
余治平 《哲学动态》2008,23(2):13-18
具有悠久而璀璨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来都不乏自己的哲学思想、观念与形上追求.但以纯粹理论形式与独立学科面目出现的哲学,则显然是近代之后的事.  相似文献   
46.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符号之一的麒麟,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从历史上考证,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作为一种图腾、一种信仰来崇拜,后来提升发展到哲学高度,又进入文学领域,最后派生发展出民间舞蹈艺术麒麟舞,这是我们一项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强,东江麒麟舞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因而对东江麒麟舞地方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厘清,和对其审美象征意义的追溯有利于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47.
《汉武帝内传》中所呈现的服食与养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内传>一书,<隋书·经籍志·杂传类>有<汉武内传>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有<汉武帝传>二卷;<唐书·艺文志·道家类>有<汉武帝传>二卷,均不著撰人姓名.今所见者,约有二种版本,其一为文渊阁<四库全书>刊本,其一为<正统道藏>刊本.  相似文献   
48.
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背景(Mahler发展阶段理论、Bowen家庭系统理论)、心理分离的测量方法、心理分离研究现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阐述了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对我国家庭研究与治疗的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50.
杭梵 《法音》2001,(2):10-10
本刊讯 佛教是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1927年以来,因多种原因没有传过戒。为了续佛慧命,使正法久住,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杭州市佛教协会于2000年12月12日至2001年1月8日分别在上天竺法喜寺和三天竺法镜寺举行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参加受戒的戒子男众289名(其中越南戒子2名)、女众177名。  传戒法会礼聘杭州灵隐寺方丈木鱼法师为得戒大和尚,福建太姥山平兴寺住持界诠法师、莆田广化寺住持学诚法师分别为羯磨阿阇黎与教授阿阇黎,尊证师由定本、光泉、定康、元观、名中、觉和、净妙诸法师担任;比丘尼得戒大和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