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笔墨纸砚雅称文房四宝,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东方特色的文化艺术遗产。砚台是文房至宝、笔墨的挚友、文人墨客之伴侣。置几案一方砚台,援笔泼墨,书画生香,文房幽静,心旷神怡。继承与振兴砚石产业,是促进中华科技进步、繁荣祖国文化艺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和地区经济、促进新世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122.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社会基础。我省民间信仰历史悠久。仅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总数当数以十万计,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超过现有的五大宗教。其宫庙及信众之多,覆盖面之广,为各省所仅见。我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主要分布在闽南的农村、集镇和沿海的山区。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社会现象,它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23.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京剧中的脸谱艺术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藏族独特的脸谱艺术+面具。藏族面具主要有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两大类。羌姆是一种戴面具的宗教舞蹈,主要用作佛教寺院迎神祭祀等宗教活动,有驱邪除恶,启迪智慧的宗教功能。藏戏,则是藏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24.
黄幸平 《天风》2011,(10):62-62
近年来,国家政策及资金有意倾斜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中西部地区为了招揽人才、留住人才,各地纷纷举办招聘会、洽谈会等各种举措,甚至派政府专员进企业定点做好“留人”工作,从“招工战”到“留人战”,一些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可谓尽心竭力,以诚恳的态度,较好的待遇,吸引人留住人,为的使自己家乡有致富和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5.
11月18日上午九时,太原教区薛东红、孟锦卫、吕旭峰、刘建刚、田军、张东亮六位执事在教区主教座堂圣母无染原罪堂领受铎品。晋铎大典由李建唐主教主礼,及来自汾阳教区和榆次教区的70位神父共祭,山西孟高维诺修院的54位修士,30位修女和近1000多教友及新神父的家属参与了晋铎大典。  相似文献   
126.
鬼魂信仰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五台山地区,人们对鬼魂的认识表现出典型的地方特色,人们心目中的鬼与魂是两个不同的无形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神秘而虚幻的意念。  相似文献   
127.
投资软环境的优劣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成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加大,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相继上马,西部地区“硬环境不硬”的局面已有所改观,并有望在今后5年至lO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相比之下,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较为滞后,“软环境太软”仍是多数投资对西部地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8.
我是山西人,我是带着感情来的,但这次我到五台山觉得非常伤心,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9.
正在现代传媒普及以前,说唱艺术与传统戏曲、古典小说一起,曾经是中华民族传承历史知识、文化意识的重要媒介,是广大民众的"启蒙学校"。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说唱艺术曲种繁多,曲目丰富,流布广泛,艺术精湛。当前几大曲种,如河南坠子、河洛大鼓、三弦书、大调曲子、王屋琴书等均已被列入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说唱艺术之本在于它的脚本,一般称为"曲词"。中  相似文献   
130.
华西圣教书会于1899年初成立于重庆,是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最重要的文字机构之一,与位于成都的华英书局相呼应。本文主要论述该书会1920-1941年期间的出版、发行状况,对其创刊以来的经费来源做了说明。并分析其在华西文字中心地位下降乃至衰落的原因。本文为《华西圣教书会的文字事工及其影响(1899-1919)》的续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