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沈春雷 《宗教学研究》2002,2(4):121-123
本文提取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意识中的山水情结 ,指出了由于玄学的影响使它在诸多方面都有表现 ,道教、佛教的山水情结亦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82.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修道者摒却枯燥的说教、排除知性的侵扰、剔除刻意的思辩,以一种澄淡清澈的审美态度去审视自然、逍遥恣游,借山林泉石、雾霭烟岚以游仙或契道、悟道的诗歌.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凸显出一缕道家道教的清虚意趣.  相似文献   
83.
唐宋绘画题材发生了转变;儒家思想于此也经历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型。唐朝积极入世的仕功心态推动着社会题材绘画的发展,人物画一枝独秀;中晚唐,尤其是两宋以来理学兴起,在心性涵养、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下促进了自然绘画题材的发展,山水画、花鸟画迅速崛起跃居画坛之首。由此可见,唐宋绘画题材的转变与儒家思想的转向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4.
中国绘画体系之中,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最先成熟的古典形式。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虽是不同的表现自然山水的方式,但是二者在写意性上具有相通性。工笔青绿山水从意境、线条、赋色等方面都显现出其独特的写意性。  相似文献   
85.
随着20世纪50年代新国画运动的兴起,画家张晋走出画室,深入生活,立足苏州本土人文风貌,创作了《枇杷黄时》《银杏林》《太平枫叶满山红》等作品,其创作实现了从延续古典到表现自然的转变。这一转变也是张晋对于青绿山水画改造的回应与实践。基于此,以张晋早期苏州地区写生作品为例,分析其绘画技法和绘画风格,以期促进当代绘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6.
吴彬     
《佛教文化》2009,(5):2-3
吴彬(16世纪).字文中.莆田(原福建)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善山水.人物、明万历间以能画推荐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其画山水.绵密繁缛.景静魂奇。人物多为佛画罗汉.形状怪异.但却洁秀清新。十八应真(阿罗汉)为传统佛教画题材.而吴彬此幅,于罗汉.修短肥瘦.各尽其态;于龙虎龟鹤.诡异多姿。圈中乾隆皇帝弘历的题诗.对他们都一一进行了描述,称赞其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别开生面”,可谓知画者。又称吴彬为“不羁士”。按吴彬于都门阅邸报.  相似文献   
87.
<正>我姓鲁,除了家族以外的鲁姓人士,至今还不曾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我的朋友里有许多拼音写为"lu",但是,发音却都不是"鲁"。我常说:"lu",其实应该算是个大家族姓,如鲁、路、鹿、陆、卢、芦,等等,哪个姓氏一个音发出姓有这个姓多呢?可是,真正细数起来落实到具  相似文献   
88.
齐云山游记     
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重重烟树霓云里,簇簇峰峦缥缈间。闻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闲。忽闻环佩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郑玉的这首《白岳》诗伴我到了一个烟云缥缈、松涛鹤梦、难辨天上人间,融人文景观山光水色于一体的道教洞天福地——齐云山。这一福地,地处皖南休宁县岩前古镇南侧。山并不高,但在连绵不断的隽秀山峰中,却尤显她的独奇。远距瞭望,烟云之中,山峰四起,在云蒸霞蔚中旋出旋没的空中楼台,势如蜃楼游动,尝被乾隆誉为“  相似文献   
89.
又一次回到楼观台。 “白云如有约,凉雨喜相迎”。春雨好像专爱和游人戏嬉,途中便伴着白云悄然而下,落在人们的头上,脸上,好亲热! 雨细细密密,随风而下。同路没带雨伞的人以包遮头而埋怨,为何下雨就怨天呢?雨天自有它的妙处,渴望的心正求之不得呢!  相似文献   
90.
隐逸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是调节士、文人与统治集团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东汉以来,隐士与山水的关系亲近起来,以至于后人把隐士与山水的关系看成自然乃至必然的关系。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始终表现着传统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在审美和创作中,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以追求尚意的象外之境的艺术审美特征,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