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元代的小青绿山水画在青绿山水画史上别具特色,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元代绘画追求清淡、高逸,这也体现在它的山水画上。因此,山水画在元代跃入了另一个境界,高雅落寞,有很浓郁的抒情味,即使是富丽浓艳的青绿山水画,在元代也趋向了简澹朴拙。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山水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在包括绘画、诗词、书法等在内的多重艺术中,在我国历朝历代的造园活动中更有深层次渗透。中式园林在造园中的核心思想即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于国人而言,园林景观设计的初始愿景就是体现山水文化。基于此,探究园林景观中的山水文化内涵,具体以白塘生态植物园为例,对蕴含山水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积极探讨,分析其在现代传承、现行的文化趋同压力之下怎样做到地域本土化,以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方向对山水文化的表达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3.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逐渐发展后,以写代画取真意,立象以尽意,抽象式的写意这些中国山水特有的精神及写意方式,也被油画艺术家运用到风景中了。他们关注山川之美,关注古代绘画理论,在油画和中国山水中找到潜在的契合点,借用中国山水精神,来抒发自己的心境,以示自己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万毅 《现代哲学》2007,51(1):118-122
该文对唐末五代时期“禅宗五家”之一云门宗创始人文偃的禅学思想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其宗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本质,同时也揭示了其“机锋”的反理性、反逻辑、反知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混乱,玄学风行,文人志士对山水的审美观照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活动.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以及山水画论大量涌现,代表着这一时期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并对以后山水审美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祭羊 《天风》1995,(5):36-37
俗话说:“人生难过三关。”所谓“三关”,就是名誉关、金钱关和情爱关。有的人可以过一关或两关,也有的人“三关”都过不了。其实,这“三关”并不难度过,只要你在神的面前专心祷告,  相似文献   
17.
卢梭创造了自然的人性,席勒将这时代的灵魂带往世界,赋予自然以生命。自然的人性在其作用中成为人性的自然,其法度是美和崇高。在审美尺度下的世界呈现为理想,美的人格是理想世界的公民。艺术作为知的形态与哲学交相辉映,共同谱写时代的真善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反怀疑论的主导力量,语境主义运动已成为"当代认识论中最重要的运动之一"[1].国内已有学者对语境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德罗斯(Keith DeRose)和刘易斯(David Lewis)的基本思想做了介绍,[2]但是对另外一个代表人物科恩(Stewart Cohen)的思想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关于"神合感"精神境界的描写,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一种别具一格的令人为之低回和遐想的艺术特色。而古人关于"林泉之志、烟霞之侣"的表达,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令人为之心向神往的自然审美境界。它们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20.
杜愚 《美与时代》2013,(5):16-23
在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人对自然的审美表现出不断拓进的创造精神,积淀了历史的进化和精神文明.纵观中国山水画史,历代有建树的山水画家都在对自然深入观察和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从而发现,探索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山石皴法、树木勾法等笔墨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