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71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工美女"的产生是社会进步、思想开放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结果.一方面,社会进步、思想开放,给予美容受术者以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使他们有了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敢于公开"露脸";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她们愿意公开"露脸".而商家为谋取经济利益,打着"人工美女"的旗号,刻意进行商业炒作,将伤及广大消费者,危及美容外科行业.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予以坚决抵制,倡导在追求形体美和容貌美的同时,注重心灵美的培养,营造出一种真、善、美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2.
《林泉高致》作为一篇篇幅短小的理论文献,精要地论证了山水画的价值及其创作方法。郭熙在自己的山水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创作精髓,就是要以“林泉之心”,使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物我合一”,达到“无我”的境界。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价值观、观照山水须持“林泉之心”、“注精以一之”的创作态度三个方面来探讨郭熙的山水美学思想,发掘其宝贵的美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93.
学习扬琴演奏,首先是需要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并加以感知、刻苦练习、日积月累与探索的一个过程。如何学习好弹奏扬琴,练习方法与基础技术训练很重要。但本文主要以扬琴演奏的基础技术训练的美学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本人多年的理论研究(学习)与教学舞台实践相结合,来说明基础技术训练的美学问题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4.
关于美的本质这个抽象神秘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概念是美学中最根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美的本质应该是和美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对美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通过雕塑美来论证美学在城市雕塑中具体表现及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以此来弄清楚两者关系决定了欣赏与创造,而且关系到雕塑与社会的进一步美化。  相似文献   
95.
18世纪,在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的理性主义哲学体系背景和影响下,鲍姆嘉通以无比的勇气建立了一门学科来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即美学。而之后的很多美学研究者却背离了鲍姆嘉通的传统,如黑格尔;而另一些人,如康德、克罗齐、尼采等,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鲍姆嘉通的传人,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却被自己的无意识带回到理性的牢笼里。因此,我们主张美学应该回到鲍姆嘉通,但如何回到鲍姆嘉通?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鲍姆嘉通的感性认识就是我们的感性体验。打通了这一关节,我们就回到了鲍姆嘉通。  相似文献   
96.
所谓都市美学,其研究的不是都市中的美学问题,而是立足都市,以都市的眼光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学问题。当下,中国正在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在这个背景下,处于西部现代化建设前沿的大都市成都,与之相适应的美学形态和研究这种美学形态的学科,必然应该是崭新的,并且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的都市美学。因为在中国,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美学形态与都市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是经济由农业占主要地位逐渐向工业占主要地位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导致民众的居住生活状态快速从村落化转向都市化,所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现代化小康社会与都市化有着不解之缘。都市社会的美学形态和审美文化属于都市文化之一种。都市美学的应运而生即与建设都市文化、打造都市精神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7.
《倾听弦外之音:音乐美的文化之维》一书,是刘承华教授继《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出版十年之后的又一音乐美学力作,汇聚了他近十年来的23篇论文。这些论文虽各自独立成篇,但互相间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又使全书成一严谨、有机的整体。总体来看,该书更加明确地锁定了著者多年来形成的研究理路,即从文化学角度,强调以人文阐释的方法,来审视中国音乐美学的文化特性,音乐意义的文化景深和古琴音乐的文化精神等美学理论问题。该书提出: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两个:物理的世界和意义的世界。弦上之音是物理的世界,弦外之音是意义的世界。我们是通过弦上之音去把握弦外之音,再用弦外之音来激活弦上之音,这既是人的感知所具有的能力,同时也是人文学科的真正使命。音乐是一个意义世界,它的文化意义就在弦上之音中。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的美学研究,时有新的学派与思潮出现,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的探讨,美学日常生活化的导向等。然而,纵观2013年的美学研究,似乎少了一些思潮迭起的喧嚣,多了一些对问题的冷静探索与思考。这不仅体现在学者们对新的思潮与学派的反思中,也体现在对传统思想的重思与重构中。  相似文献   
99.
启事     
正本刊2014年4月下(总第554期)刊发的论文《少数民族美学何以可能》,所配发两张照片(第17页),是编辑部为了配合论文内容、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的盛况所选配的。经张志华老师指出,两幅照片分别是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2009年5月16-17日,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美学学会主办)、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2013年7月18-  相似文献   
100.
消费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个人形象设计将艺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使人的现世生存最终成为一种美的生存方式,它的迅猛发展体现了人们处于现代社会消费时代的特殊背景下对生活艺术化的极致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