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比较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和常规教学法教学对小学五年级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学生在解决三种难度的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效果.结果发现:(1)从整体上看,在高难度题的测试中,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明显高于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场依存的学生,在低难度题测试时,两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在中难度题测试时,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高于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高难度题测试时,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高于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场独立的学生在低难度题测试时,两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在中、高难度题测试时,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均高于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从整体来看,在题为高难度时男生的成绩高于女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低、中难度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场依存者在题为低难度时女生的成绩高于男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中、高难度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场独立者在高难度时男生的成绩高于女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创作感言:读书的时候经常画一些写生的人物跟风景,一般困惑的只是些技法上的问题。毕业后我一直坚持自己的绘画创作,经过大量的创作实践,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经历了写实到具象表现到抽象绘画,这其中主要以直接画法为主,也有些综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这就是"比伦定律",它由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F·比伦提出。值此一年马上又要晃过去的忙碌年底,以之来回望一年,比照一下年终总结是颇有意义的。定律中"若是……你就……"的句式极为果决,还用了"一年"这样具体的时间单位,几年、十几年太长,几个月或几周又太短,以一年来论事,似乎恰到好处。如果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你的事业很顺利,老总或领导会得意,感觉运气不错,但若按"比伦定律"来衡量:"不曾有过失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世纪委员会发布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四大支柱”问题,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求知和共处呢?笔者以为,求知的基本前提就是会思考,会质疑,会探究。古人说,“疑是学之始,思之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和创造,就必须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现代人才观对当今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平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道德哲学中的讨论已经对“什么样的平等 ?”这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答案。在这个讲演中 ,我将集中讨论三种特定的平等 ,即 (1 )功利主义平等 (utilitarianequality) ,(2 )总效用平等 (totalutilityequality) ,以及 (3 )罗尔斯式平等  相似文献   
16.
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哲学观问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分析生活概念入手,尝试性地提出一种哲学观——生活哲学观,此种哲学观认为,哲学是人生活的一种形式,其功能在于保持人的生成意识。  相似文献   
17.
檀晶 《管子学刊》2000,(3):85-85
余秋雨在《绝境的地图 .序》中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多数是熟路 ,少数是生路。但所谓生路也往往是就自己而言的 ,对别人也许早已是一条熟路。鼓起勇气寻找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 ,一步步走去 ,这种机遇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难得。”读罢李善奎先生的《中国诗歌文化》一书 ,更加深了对这番话的理解与体悟。在中国诗歌研究相对趋于平淡的情况下 ,作者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出发 ,对中国诗歌进行研究 ,其所做的大胆尝试 ,不可不谓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此书讨论中国诗歌中所包蕴的文化内涵 ,即“诗歌文化现象”,可谓匠心独运 …  相似文献   
18.
本探讨了荣格的析梦理论与方法,论述了荣格的析梦旨在探寻无意识对人的情结会有何影响,旨在探明无意识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以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指出在荣氏不能给与建议的死亡梦兆出现时,佛教却在此显出了可以予以补充的独具特色的一面。其次,举例尝试将荣氏的理论与佛教相结合以析梦。  相似文献   
19.
20.
论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纯姣 《心理科学》2001,24(3):376-376,375
在最近的教学中,学生常问到一个同样问题:“情绪智力是非智力因素吗?”查阅现有的一些心理学资料,却没见系统确切的论述。因此,本文大胆做一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