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北宗禅在唐末式微以后,并未绝迹江湖,在宋明一直绵延未绝。以玉泉寺为考察中心,检视《玉泉寺志》《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传四集》等史料,从中既可以梳理出北宗禅在宋明时期的发展谱系,亦可以呈现北宗禅的师承关系。就谱系而言,宋有慕容,元有钟山,明有广鏔、常镇以及满秀、无迹、了凡等诸僧,这些高僧都是北宗禅谱系上的重要环节。以北宗禅谱系为基点,考察北宗禅诸僧的师承关系,可以看出宋明时期北宗禅门下依然徒众甚多,这种趋势在晚明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并一直延续到清初。北宗禅在宋明时期的发展,以讲经、著述并重为基础,既有自身愿力,亦有王室资助,既将净土法门纳入修行之中,亦将戒律融进禅修之内。  相似文献   
262.
安祥禅和它的倡导者耕云先生,早已成为海峡两岸广大禅学受好者所熟知的名字。多年来,耕云先生一直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他试图把中国禅宗的智慧贯彻到现代生活之中,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指出一个无限美好的精神家园,唤醒那迷失了自我的心灵,把它引向安祥的境界,从而培养出人们那种既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益于社会国家的高尚品质。耕云先生运用充满智慧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古老的禅学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63.
惠洪觉范禅师是北宋著名的高僧.他在湖湘地区生活30余年,其间与茶禅结下了深厚的佛缘.本文讨论了惠洪禅师与茶禅的关系,撷录了他所著的有关湖湘茶禅的诗作,并做了分析,指出湖湘的深厚茶禅文化是惠洪禅师文学创作的渊源之一,也使他的佛学理论与诗作的禅意提升到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64.
黄龙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黄龙宗禅诗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黄龙宗宗风出发,联系佛教经论、禅宗公案、机锋,揭示出了黄龙宗禅诗随缘任运、日用是道、触目菩提、水月相忘等美感特质。探讨黄龙宗禅诗的禅悟内涵和美感特质,透析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对建构2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5.
本文拟就当代台湾佛教文学研究的几个主要诠释建构者及其相关论述,提出学术史视野下的简明考察,和有关彼等研究特色及其深具学术突破性观点的扼要解说.敦煌学、禅与诗、僧传和经典文学四者,就是本文解说的重点.  相似文献   
266.
6月12日上午,佛门高僧,著名佛教文化学者,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法徒,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觉真法师应邀在辽宁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禅与心灵世界》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辽宁师范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267.
孙司邈 《美与时代》2023,(5):124-126
魏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门类。魏碑书法是书法历史中隶书转为楷书阶段的一种特殊过渡字体,为书法字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从魏碑创作的发展现状、魏碑《李璧墓志》的艺术特色及创作原因、魏碑《画禅室随笔》(节选)的创作想法及笔法分析、魏碑书写的情感表达与创作的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入手,着重介绍运用魏碑中《李璧墓志》的笔墨技法,创作书法作品《画禅室随笔》(节选)的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268.
南普陀之行     
理诤 《佛教文化》1994,(3):9-10
时逢新春佳节,我来到南普陀。阔别四十年后,第一次重游,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当年来此地,我还未满二十。如今再来时,已是两鬓斑白,步入花甲了! 沿途看去,鹭岛旧貌已无法追寻。原想说“只有海水依旧”,但世事无常,想想自己尽管还是“我”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我”。浪来涛去,不知有多少流转更替,海水又岂能依旧呢? 四十年中常有再来之意。  相似文献   
269.
"常惺惺"本是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最早由谢良佐引入儒学,到朱熹正式将其纳入理学工夫论体系,再到陈淳胡居仁等人结合天理论对"常惺惺"作出形上学阐发。"常惺惺"经由理学家的援引与重新诠释,其思想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完成了禅宗概念儒学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70.
参禅、悟禅、行禅都不能与生活脱节。离开了生活,禅无土壤;离开了生活,禅便成了画在纸上的烧饼,只能看看,不能充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