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川端康成以其卓越的感受性和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由此荣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这卓越的感受性和高超的小说技巧是包含着作家对自然四季的细腻感受和独特描绘的,而季节感与自然美则无疑是日本人心灵的精髓之一,当然也是川端康成文学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22.
腌咸菜     
母亲请进城的邻居为我们捎来两袋新腌的咸菜,一袋是大把子咸菜,棵棵金黄灿烂;一袋是碎成菜,青翠如染。  相似文献   
23.
丹丘、丹丘山、丹丘子、丹丘生、丹丘羽人……是古诗文和道家文献经常提到的,尤其是被誉为茶圣的唐代隐士陆羽(733-804),先后四次在<茶经>和<顾渚山记>中引述<神异记>提及丹丘子,余姚人虞洪遇丹丘子获大茗的故事因此广为茶人熟知.专家、学者对丹丘子各有见解,有些则明显有误.综合多种文献,笔者以为丹丘子是众多仙家道人的通称或别号.  相似文献   
24.
苟波 《中国道教》2005,(3):41-44
道教创立后,在汲取古代神话传说及民间信仰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神仙境界系统,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仙境”的观念早在道教之前就存在。虽然道教产生后在汲取“仙境”传说基础上形成了宗教色彩更浓的神仙境界理论,但“仙境”本身并非是一个纯宗教范畴。从最早的乐园神话开始,“仙境”就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以及隐蔽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个美好梦想。道教在先民原有的“仙境”思想的基础,又构造了自己的神仙谱系。道教认为,神仙有不同等级,居于不同的仙境,《太平经》分神仙为…  相似文献   
25.
我出生在陕西一个偏远的山村,经过不懈地奋斗,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后我好不容易留在了首都,又和一个地道的北京姑娘结了婚,在家乡人眼里出息得如一盏明灯般耀眼。  相似文献   
26.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韩少功无疑是文体意识和语言意识都较强的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他对文学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他的早期作品强调一种平易近人、贴近自然的语言风格,乡土语言经常出现在小说中。在1985年席卷文坛的"寻根浪潮"中,韩少功不再将方言作为一种增强作品生动性、真实性的简单工具,而初步意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其代表作《马桥词典》中,他不仅通过语言透视文化和历史的变迁,更将语言与人的生存、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追索和反思中,韩少功逐步确立起自觉语言意识,开始聚焦于语言的文化性,关注语言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在"三言"中颇为奇特。在疯狂追逐财富、情色、官位的滚滚红尘中,却出现了一个恢诡的幻想天地,又像现实世界一般,作虚幻的道德的最后审判。《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原始文献大概就是《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的序幕,通过冯梦龙的调整、增删、再创造、脱胎换骨的改造,真实地揭示了明代失意士子的生存状态,也勾勒出他们那自负自豪、愤激不平、自譬自解、无奈自慰的精神世界。《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实质是明代失意士子的一曲叙事性的慷慨悲歌。  相似文献   
28.
古月 《思维与智慧》2008,(11):22-23
18岁那年的夏天,蒂皮绝望地流浪在谢菲尔德市的街头,他在火车站冰凉的台阶下悲伤地流着眼泪。那天阳光正好,但他的内心却像一间没有窗子的暗房,找不到一缕明媚的光亮。此时此刻,他手里只剩下了最后的2英镑。他不知道过完今天,明天该用什么去填饱肚子。  相似文献   
29.
正1552年12月,圣方济各·沙勿略虽然身染重疾,但依旧满怀着福音必胜的信念和希望,在中国南部边陲的上川岛眺望着这片神秘的东方国度回归父家。一些人评论圣方济各·沙勿略对中国的传教事业,之所以没有打开中国的大门,一方面因为中国奉行的"闭关索国"的政策;另一方面认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敲门砖。这些评论多出于信仰之外的反省,如果以信仰的层面进行分析与反省,则可获得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0.
刘进 《学海》2001,(4):153-157
本文主要论述文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论述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形而上的文学观、小说观,以及其小说中形而上的幻想与虚构,形而上意象及其审美价值;说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形而上意味,富有形而上特征的文学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