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整群取样法, 选取387名小学儿童, 采用问卷法、同伴提名法和成绩评定, 考察了其社会创造性与其同伴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社会喜好、社会影响, 学业成绩与社会喜好均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喜好在社会创造性与学业成绩之间、学业成绩在社会创造性与社会喜好之间、社会创造性在社会喜好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社会影响在社会创造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在德国一所社区小学的开学日上,神父带领大家唱歌后,走下讲台坐上跷跷板,请一个孩子坐在另一一头,他没能把神父翘起来;再来一个孩子,也没有起作用;又来了第三个,神父的那一头终于翘起来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神父神情严肃地说:“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3.
简算策略教学提高小学四年级儿童的计算水平及延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组平衡组实验设计对小学四年级171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两组实验班学生分别采用讲授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简算策略计算教学,对照班教师自主进行计算教学。结果揭示:通过专门开设简算策略教学训练课,实验班学生的的计算成绩、计算速度和计算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的延迟提示与不提示测验无显著差异,未出现策略“利用性缺陷”现象;讲授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策略教学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专门开设策略训练课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学习兴趣,是有效的和必要的;只要教学方法得当,策略“利用性缺陷”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04.
语文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与加工速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反应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在认知发展研究中,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所起的作用仍存在较大的分歧.采用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比较了语文学习困难和控制组儿童的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语文学习困难儿童在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但加工速度不能解释不同能力组之间的差异,语文学习困难儿童的缺陷在于工作记忆能力的下降.工作记忆的缺陷在于言语工作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的不足,与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无关.语文学习困难既存在一般的工作记忆缺陷(中央执行功能)也存在特定的工作记忆(言语工作记忆)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5.
小学儿童情绪认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桑标  王振 《心理科学》2007,30(3):758-762
本研究采用故事情境法探究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随机抽取60名小学儿童(2、4、6年级各20名),研究他们对五种不同的情绪状态识别、情绪原因认知、情绪外在行为表现认知以及对情绪后继调节方式的认知发展特点。结果发现:总体而言,情绪认知在小学不同年级有明显发展;基本情绪认知最好,其次是积极自我意识情绪认知和冲突情绪认知,对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最差;情绪识别和情绪原因认知明显好于情绪行为认知和情绪调节认知;对情绪表现者的情绪认知明显好于对情绪接受者的情绪认知。  相似文献   
106.
小学儿童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鸿燕  方格  翁旭初 《心理学报》2004,36(2):174-178
研究了小学儿童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同时,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7岁、9岁、11岁儿童各24名,男女各半。单模型和双模型两种实验任务均为四前提。采用个别实验,儿童在前提呈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主要研究结果:(1)7岁儿童开始萌发了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9岁儿童和11岁儿童的推理能力处于发展和提高过程中;(2)随着年龄增长,使用模型建构策略解决问题的儿童人次越来越多,绝大部分11岁儿童都能使用这一策略进行推理。但即使儿童使用了模型建构策略,他们的推理成绩也没有反映出模型数量所造成的任务难度差异,即不符合心理模型理论关于模型数量的主要预期;(3)即使儿童能自发生成模型建构策略,儿童在两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中使用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107.
触觉空间精确性与触觉神经元密度相关联的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栅栏定向任务,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儿童和大学生的触觉敏感性的比较,验证触觉敏感性与神经元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较大的易于分辨的刺激,成人可以完成得较好,而对较细小的难于分辨的刺激,儿童成绩更好。本研究验证了高感受单元密度对应较强的触觉敏感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8.
解军 《心理科学》2001,24(5):634-635
依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在对儿童个体发展起作用的遗传、环境、教育等三个方面中,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在学前时期和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刚刚开始发展,生理机能发育没有定型,外界对儿童的身心成长影响极大,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极其重大。这两方面教育适当与否就会看到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如何。所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必须首先从教育的角度去研究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9.
小学儿童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创的“固定样例”程序,利用自行设计的两种不同任务的图形推理材料,研究了小学儿童假设检验策略的发展。550名不同年级的被试参加了本研究:结果发现,在该研究条件下:(1)答案存在多种可能性的任务Ⅰ明显难于答案确定的任务Ⅱ;(2)小学儿童假设检验能力随年级提高而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因任务不同而不同;(3)随着年级的提高,小学儿童使用的不成功策略逐步下降,成功策略显著上升,但这也受任务不同的影响;(4)固定样例程序较好地克服了变化样例程序所带来的假设检验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0.
小学儿童谦虚行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谦虚行为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亲社会行为,在有关儿童道德判断的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实验室实验对311名7、9、11岁小学儿童的谦虚行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发现,儿童的谦虚行为不仅与年龄因素有关,而且还会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