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211.
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寺庙收养了4名儿童,寺庙管孩子的食宿,长住寺庙的居士对孩子进行私塾式教学。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孩子成天与僧人在一起,听着阿弥陀佛长大,过早地感觉轮回的恐惧,是不是太残忍了?儿童由寺庙收养,不符合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是寺庙慈善事业的越位,也是我们社会福利事业在某个环节上的缺位。  相似文献   
212.
在杭州上天竺法喜讲寺创作壁画的日子里,何士扬推脱掉所有的社会活动,除了上课、回家,其余时间都沉浸在寺院里专心创作壁画,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六年!他原本在国画界的声名也在埋头创作中渐渐销声匿迹,但他没有一丝后悔,六年的艰辛孕育使南方壁画终于重现世人面前:“我们像苦行僧一样做事情,在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相似文献   
213.
河北省万全县赵家梁村与怀安县狮子口村新发现的两座普明庙,是迄今为止少见的带有壁画图像的黄天道寺庙。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本文以壁画中的施善图像和布教图像为核心,结合方志、宝卷文献以及田野调查资料,通过对相关壁画图像的解读,就普明祖李宾的民间形象与黄天道的创立、布教活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14.
6、云集寺在古南台顶。云集是比喻际会隆盛,犹如祥云聚集。以“云集”名寺,是讲该寺佛德昌盛,向往者踊跃;同时也包含了古南台的自然景观与佛教传说。五台山峰峦林立,雾浓云密,在金乌玉兔的辉映下,呈现着无穷无尽的景观变化。五台山佛教将这些云变雾幻的自然景观纳入了宗教的范畴,认为天空出现祥云,必然是佛、菩萨来临或路经。由于古南台顶周围经常是云雾缭绕,便产生了祥云汇集,菩萨盛会的传说。《清凉山志·张无尽传》记载:“南台之侧,有白云绵密。  相似文献   
215.
普贤道场峨眉山骆坤琪佛教有四大菩萨,因此需有四座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座山,都是风景如画的名山,林木葱茏,峡壑幽深,离尘绝俗,氛围清静,确是借人修持习静,宏扬佛教的好...  相似文献   
216.
张欣华 《美与时代》2023,(3):123-125
唐代是敦煌壁画最为鼎盛的时期。唐代飞天作为敦煌飞天历程中的一个高峰,其风格的转变体现了唐代画工绘画技艺的高超。首先通过敦煌飞天形象溯源并介绍其在整体敦煌莫高窟中的位置,而后论述唐代飞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风格特征,进一步结合唐代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具体形态,分别从肢体动态、色彩变化以及衣着服饰方面概括其艺术特征,最后总结其整体风格特征的转变趋势及意义。  相似文献   
217.
张泽洪先生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5期撰文指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唐代社会,是道教、佛教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长安,亦是全国道教、佛教活动的中  相似文献   
218.
谷雨  苏民 《佛教文化》2009,(5):91-94
一、引自 每天早上出门时,你大致会知道,今天要去些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可是,有多少人能说得出,你的一生会走向哪里?做些什么?归往何方?或者,你余生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  相似文献   
219.
阿南史代 《法音》2002,(9):31-33
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潭柘寺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远离城区,是我一向喜欢去的地方。从1983年至今在北京共生活了8年,我们经常全家到那里去。于西山清新的空气中漫步,在弯弯曲曲通往寺庙山门的路上,寺庙下有一块铺平了的地面,这里有埋葬僧人的塔林,很多的僧塔建在这里。这块平地也适宜于野餐,我们常常坐在塔林间吃自己带来的饭团,暂时让我家的狗在塔林间自由地跑来跑去。虽然我多次到那里去散心,可我从未注意到一个在日中关系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古迹。2000年秋天,我又一次来到这里,象往常一样坐在塔林间野餐。此时,我才注意到在…  相似文献   
220.
笔者是一名五台山旅游专线的兼职导游,十余年来,去过数十次了。那雄浑连绵的高山,古老辉煌的庙宇,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次都使人有新的发现、新的震憾、新的领悟。这种感情不知不觉化成了一份深爱、一份忧虑、一份思考。拜读了高闻先生大作《只缘身在此山中——关于五台山旅游业误区与走向的理性思考》后,获益良多,文中观点完全赞同。定位多元导致形象模糊,多个重点实际没有重点。五台山应该准确定位在“佛教文化,朝拜圣地”上毫不含糊,这是关乎今后旅游发展方向的大前提。本文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导游实践中的感受谈点儿今后发展的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