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自然事物认知偏好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琪 《心理科学》2002,25(5):558-561
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采用实验方法探索自然科学学习的影响因素。发现:1自然事物的认知偏好中存在内隐学习现象。2.自然事物认知偏好的表现非常复杂: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经验的影响不可忽视;3.性别差异十分明显,男生比女生的自然事物认知偏好更为肯定更为积极,很可能社会性别角色是造成自然科学学习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4.内隐组学习坦率好奇,倾向于把自然事物看得更熟悉更容易,具有更强的探究兴趣:外显组学生矜持审慎,倾向于把自然事物看得更陌生更难以理解,探究兴趣较弱。因此,科学教育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以致用;要帮助学生利用经验并从中获取乐趣、增长兴趣、树立志趣;要鼓励女孩子大胆挑战科学。  相似文献   
162.
论教师的心理学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守才 《心理科学》2002,25(1):116-117
心理学修养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现代教育的高度发展。对教师的心理学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教师心理学培训中,明显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当、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不合理以及对学员的学习指导不力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教师心理学修养的实质、结构和形成过程的认识不清。因此,从理论上对教师心理学修养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3.
在当今世界,由宗教引发的民族和文化冲突不断,宗教极端势力和邪教泛滥成灾,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宗教应当尊重、保护,但对于邪教则应当予以取缔、打击,这在各国都是天经地义,似乎不应成为问题。然而问题远非如此简单。首先,将宗教与邪教绝然区分开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次,如何保护和依法管理宗教,如何防范和处理邪教,更是一个政策性强、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4.
顺化与逆化--道教哲学的思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作为宗教 ,有它的宗教哲学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 ,它的哲学就有明显的中国气派和特色 ,其影响深远。在道教哲学中 ,“化”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它既是道教哲学得以成立的杆杠 ,也是道教思维的基点。“化”包括顺化与逆化两个文面 ,所谓顺化 ,即顺道生人 (物 ) ,属正向思维 ;所谓逆化 ,即逆道成仙 ,属反向思维。顺化与逆化 ,作为矛盾运动存在的两种形式 ,是道教认识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正向和反向两种思维方式 ,它贯穿于道教的教旨、教义和炼丹术之中 ,成为道教哲学特有的思维特征 ,也是道教哲学对中国哲学的重大贡献。“化”的概念与道教的摄用…  相似文献   
165.
逻辑图表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留华 《现代哲学》2002,(2):127-134
长期以来,逻辑图表被逻辑学家们仅仅视为教学辅助工具;但逻辑图表从Euler图到Venn图再到存在图表和概念图表的发展表明,它已经超越出教学工具这一狭隘界限,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广泛的意义,实际上逻辑图表是与我们标准数理逻辑记法相区别的另一种有效的逻辑记法,而且有着更强的直观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6.
美德与人的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是日趋理性化、普世化的公共社会,在这样一个以公域为主的时代,规范伦理成为了现代道德的主导形态,个体美德似乎只能退回私人生活领域.然而,当我们对道德本身进行追问时,总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美德何以必要?从人之本体论存在视阈看,美德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又参与了人之存在本身的实现和完善,这种实现和完善是通过人的实践获得的.因此,美德与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67.
本讲义首先是围绕着讲座的题目展开的,海德格尔依次说明了“本体论”、“实际性”以及“实际性的解释学”的含义,并初步表达了他的整个讲座的要旨。他所理解的本体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象论,而是对存在本身的探讨,实际性指的是人的此在,而实际性的解释学涉及此在自身的解释。他所提供的西方解释学史纲也是基于他的实际性解释学立场的,根据这个立场,他对奥古斯丁的解释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相反,他对当时占主流的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的认识论一方法论解释学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168.
吴增定 《世界哲学》2009,(6):116-121
当代"实践哲学"的复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现象,而它的源头正是海德格尔早年关于希腊哲学、尤其是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一系列讲座。但是,海德格尔本人却并没有走上实践哲学的道路。相反,他在根本上否定了实践哲学的可能性。在后期,他更是否定了哲学本身的可能性。总体来看,海德格尔对哲学的看法同他对希腊哲学的解释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海德格尔关于希腊哲学的具体看法,并希望藉此对哲学的起源、历史和当下可能性等相关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澄清。  相似文献   
169.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存在论题"——"存在(是)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作了极其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试图从康德的这一论题中引出他自己的有关存在本身的追问.但他犯了三个根本性的错误,第一,康德的"存在(是)本身"只是逻辑系词,从中不可能引出存在者之所以存在,而他的存在者之所以存在又只是主体性的"我思",也不符合海德格尔的要求;第二...  相似文献   
170.
谢裕伟 《现代哲学》2023,(2):97-105
“存在论”学科在近代的诞生并承担“第一哲学”的角色,是多种哲学思潮对话的结果。本文先对“存在论”这一概念的诞生过程进行简要梳理,而后着重从存在领域的三分、建立普遍科学的诉求和“存在者”概念取代“实体”概念等维度,考察“第一哲学”被确立为关于“存在者”的普遍研究的过程。最后,本文将对“存在论”这门科学确立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勾勒。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文主张以“存在论”来翻译近代的ontology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