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在回顾近年来情景判断测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情景判断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增量效度和情景判断测验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情景判断测验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是一种较好的人才选拔工具;情景判断测验是一种测量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指定的结构;情景判断测验对认知能力、人格、工作知识等变量具有增量效度;试题特性、测验开发模式、研究设计、评分方式等会影响情景判断测验的效度.  相似文献   
82.
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行动既有其理由(reason),又关乎原因(cause)。从具体的机制看,行动的理由与行动的原因所涉及的,是行动的根据与行动的动因。理由为行动提供了根据,也使对行动的理解成为可能。在现实的形态上,理由表现为一种系统,并关联着内在与外在、现实与可能等不同的  相似文献   
83.
事件类型的相似性对原理运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样例与测题在表面概貌的事件类型方面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两者的表面概貌相似性对原理运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样例与问题的表面概貌在事件类型方面发生变化时。其表面慨貌相似性对原理运用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影响;2.样例与问题的表面概貌对原理运用的影响作用.要受到两者的对象对应的类型的影响.当对象对应相似时,其表面概貌相似就会促进解答测题时的原理运用,反之会产生干扰作用。据此可以认为。Ross关于表面概貌相似与否不影响原理运用的结论应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84.
模态逻辑的关系语义(也称克里普克语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关于模态词的解释,其主要特征是,与之前的模态代数理论[1]相比,作为一种塔尔斯基式的语义,使模态句法对象与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85.
孟祥欣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36-136,10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成书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间曾多次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受到外国读者的欢迎。因此,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参考英译本中的两个影响比较大的版本: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对其中的某些诗词小令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6.
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被公认为最伟大英语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黑暗之心》使他在众多卓越小说家中脱颖而出。这部作品也在英国文学和西方经典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所选择的主题是分析《黑暗之心》中现实主义跟童话的交织关系,旨在分析笼罩在小说中两位主要人物马洛和库尔兹身上的童话色彩,从而揭露出童话描写的暗藏意义,由此窥见童话和现实主义的紧密关联,即童话化的叙事角度更有力彰显现实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87.
20世纪70年代曾被乔治·布勒斯誉为模态逻辑的黄金年代,因为模态逻辑的三大分支:完全性理论、对应理论和对偶理论等都在这一时期形成,这大致确定了模态逻辑的研究方向.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约翰·范本特姆教授(Johan vanBenthem)是模态逻辑对应理论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他1976年的博士论文《模态对应理论》以及1983年出版的《模态逻辑与经典逻辑》,成为模态对应理论的经典著作.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张清宇和刘新文翻译的《模态对应理论》(“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卷Ⅲ),引起了国内学界对模态对应理论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模态对应理论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我们组织了对范本特姆教授的访谈.  相似文献   
88.
王慧媛  隋洁  张明 《心理学报》2016,(7):783-793
采用线索化范式,操作性地建立线索和靶子间的关联,通过比较不同搜索策略任务下不同线索靶子关联条件间的捕获量考察关联水平及搜索策略对注意捕获的作用,并分析抽象的意义概念对空间注意分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意义线索的注意捕获符合关联性的注意定向假说,只有符合当前注意控制定势的线索才具有捕获注意的能力;(2)知觉关联在调节无意注意定向上具有主导性,调节能力强,能将其他因素效应掩盖;语义关联单独作用时对无意注意定向有调节作用,但调节程度小,效应易被掩盖;(3)搜索策略虽然能够大大提高反应速度,但只有基于特征独子的搜索模式对无意注意定向有调节作用,且调节能力有限。研究再次认证了空间无意注意转移中注意控制定势的作用,同时指出抽象的概念加工能够根据当前的环境有效指导后续的选择和行为。  相似文献   
89.
张柯 《世界哲学》2016,(5):29-38
对于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思想,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可能仍未彻底澄清其为何如此重要。海德格尔本人在《宗教现象学导论》中曾罕见地用一章篇幅详细阐释了"形式显示"思想的来龙去脉,这一文本作为所有相关研究的基石理应得到彻底阐明。通过对它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前后期海氏思想语境,我们将会看到,"形式显示"事实上具有"存在论差异"和"存在与人之关联"的双重意蕴,也正是这两种至关重要的意蕴决定了"形式显示"的那种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0.
王慧媛  隋洁  张明 《心理学报》2018,50(10):1071-1082
采用线索化范式, 操作性地建立线索和靶子的语义关联, 考察语义关联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实验1采用特征线索意义靶子的形式, 建立某一特定语义水平的注意控制定势, 发现线索靶子语义一致时线索捕获注意, 线索靶子语义不一致时同样的线索失去捕获注意的能力。实验2随机呈现线索颜色和靶子汉字, 建立两种语义概念的注意控制定势, 发现所有的线索都出现了捕获效应, 而不论其在某一具体试次中是否与靶子意义一致。实验3交换了线索与靶子的属性及概念, 采用意义线索特征靶子的形式, 结果与实验1一致。这些结果表明, (1)语义关联的注意捕获符合关联性的无意注意定向假说, 刺激的捕获能力受当前的注意控制定势调节; (2)由语义概念激活的知觉表征在调节空间注意分配上与其自身相比形式相同, 但程度有所下降; (3)知觉特征水平的注意控制定势能够激活与其相应的语义概念, 使其吸引注意并调节空间注意分配; (4)知觉表征和语义概念的激活可能是双向的, 激活后在指导注意转移上表现出相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