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简讯     
《中国宗教》1997,(4):59-59
简讯□9月28日,中共十五大代表、上海市委副书记孟建柱与上海市宗教界人士畅谈十五大伟大意义,庆盛会,迎国庆。(朱良镅摄)山西省领导与五台山佛教界人士座谈●8月26日,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在五台山与五台山佛教界人士座谈。座谈...  相似文献   
92.
李国臣 《法音》2023,(10):65-70
一、引言我国东北地区,位处与韩日两国佛教传播、交流的重要节点,千百年来,为佛教文化交流互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佛教最初传入我国东北的年代、路线及流布,限于正史资料匮乏,民间传说很多又欠缺实证,长期以来,学者们虽孜孜以求,但其源流脉络尚不清晰。20世纪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一批带有佛教色彩的汉晋文物被陆续发现并公诸于世。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成果,无疑对东北佛教溯源提供了突破性佐证。  相似文献   
93.
孙娟 《法音》2023,(9):35-39
沿河县蛮王洞藏文摩崖石刻,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沿河县)新景乡牯牛盖桃山村左侧下的蛮王洞口右侧,洞下即是乌江龚滩。这块摩崖石刻被当地文物局定名为“无上金刚大曼荼罗”摩崖石刻,是目前贵州省内仅有的一块汉藏双语的藏传佛教摩崖石刻。对此摩崖石刻的文字和内容进行解读与研究,有助于佐证民国时期汉藏佛教交流的历程与成果,补充贵州佛教发展史中关于藏传佛教在贵州传播发展的内容,并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4.
采用指物交流实验方法,同时从听和说两方面考察了儿童在指物交流中对量的准则的掌握情况。被试是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三年级共4个年级组的80名儿童。结果显示:听、说两种能力的发展不同步,说滞后于听.在听的方面,小学一年级组已能基本按量的准则完成任务,而在说的方面,直到三年级才能较好完成任务.在说的操作中普遍出现信息缺漏和信息冗余两类错误,各组内两类错误在总错误数中的比率随年级上升而变化。低年级组信息缺漏高于信息冗余,三年级组则信息冗余高于信息缺漏。  相似文献   
95.
《中国宗教》2022,(4):5-5
4月22日上午,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等3位嘉宾,在现场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平共存等相关话题开展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96.
觉醒 《中国宗教》2012,(1):56-57,90
佛教文化如果能够搭上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便车,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对于丰富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中国—新加坡2009宗教文化展伴着2009年的圣诞钟声在美丽的狮城新加坡圆满落幕了。在为期7天的展期内,中国五大宗教和新加坡十大宗教齐聚一堂,同台亮相,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观展者上至新加坡总统纳丹、  相似文献   
98.
《天风》2008,(21):32-34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
正道教上承老子的大道,下接民间的信仰,用宗教的方式把道家哲学与民众习俗融合起来,始终高举爱国守法的大旗,内以修身、外以济世,具有海纳百川的心怀,对于老子道家智慧的传播、儒家伦理的弘扬、中华文化的坚守和创新、人民生命健康的改善、民间社会的稳定和对外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最近多次讲话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又指出,民族复兴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海内外中  相似文献   
100.
“好牧人与羊”的比喻,对于每个信徒都是耳熟能详的事;对于传道人,更是讲烂了的题目。这个比喻道出了传道人的职责,要对信徒“关爱、眷顾”等。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传道人所面对的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动态的生命。既然是活生生的人,就必然有七情六欲,会对外界的影响产生喜、怒、哀、乐等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