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郭继锋 《美与时代》2014,(12):10-11
欧洲和西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沉甸甸的传统文化背景,有着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和碰撞的问题。在当下,我们怎样吸收古老的传统文化精髓,怎样去创作符合时代精神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都是国际雕塑家所共同面对和探讨的问题。此次国际雕塑家工作坊就是中西方艺术家在相互探讨、共同创作的同时,重新理解自己的对艺术的感受,在相互的碰撞中、不协调中寻求艺术表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2.
普正 《法音》2001,(6):44-44
本刊讯 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韩国佛教天台宗总务院长田云德长老一行6人于5月19日至29日访问我国。  5月19日下午2时,中国佛学院举行授予田云德长老名誉教授称号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副秘书长倪强、张琳先生,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姚长寿居士及全体师生参加了仪式。  在仪式上,刀述仁副会长向田云德长老颁发了名誉教授证书。他说,田云德长老是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也是朴老生前的挚友,现任韩国天台宗总务院长、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副会长,多年来为中韩佛教的交流和发展竭心尽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3.
张凯 《中国道教》1995,(2):61-6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当山对外交往不断增多,武当山道协为了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从去年冬天开始,就投资增设教学设施,聘请教师,对道众进行选拔培训。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培养出一批技艺较过硬的经忏、武术两用人才,积蓄了后备力量。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4.
普正 《法音》2002,(4):4-4
本刊讯3月26日至28日,第五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委员会预备会议在韩国汉城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兼国际部主任张琳先生和国际部韩国担当普正法师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受到韩国佛教界各宗团的普遍关注和重视,3月27日,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会聚汉城乐天饭店,商讨了第五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事项,达成了有关协议。会议决定于佛历二五四六年(公元200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韩国汉城召开第五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并将国际学术演讲大会的主题定为“佛法与人类和平”,旨在弘扬佛教慈悲精神,阐发佛教对人类和…  相似文献   
105.
《天风》1994,(4):46-47
中国基督教妇女事工委员会于3月1—2日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这是我国基督教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讨论妇女事工的会议,出席的委员都很兴奋。上海各堂的5位女同工同道列席了会议。 会议交流了各地基督教妇女工作的经验,鼓舞很大。大家认为基督教妇女占信徒人数的70—80%,亟需组织起来,为教会、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在这次会议中,王菊珍、曹圣洁、金蔚。  相似文献   
106.
邹相 《中国宗教》2018,(7):44-45
少林文化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随着少林文化在非洲各国的弘传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民众通过少林功夫、少林禅修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更好地认知中国、喜爱中国。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势”与“中国叙事”的良性互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传输中国正能量,真正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囤家问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08.
徐文臻 《中国宗教》2018,(11):64-65
在历史上,中越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多元宗教融合共生的宗教生态及相近似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都是两国宗教领域交流的有利因素,继续推动两国佛教界在内的备宗教的交流合作,可以增进两国民众友好感情,巩固双边关系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五台山作为唐代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基地,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和繁荣。五台山佛教在唐代的对外交流中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而这种对外交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输出人力;二是外国僧人来五台山瞻礼求法。五台山佛教在唐代的对外交流影响巨大,成为沟通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中介。五台山在唐代成为各国人民熟知的世界品牌,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界的地位也不断加强,为世界的大和谐、大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0.
传印 《法音》2011,(11)
(2011年11月2日)尊敬的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会长慈乘长老,尊敬的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会长伊藤唯真长老,尊敬的各位长老大德,各位嘉宾:今天,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的代表欢聚韩国江原道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