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佛教画藏     
君冈 《佛教文化》1995,(3):49-53
《佛本生故事》讲的是释迦牟尼佛前生的事。 佛教讲因果,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 佛教认为一般人都离不开轮回之道,只有成了佛才 能超出轮回。那么,释迦牟尼佛怎么也有前生之事呢? 这里要给读者说明一下。在佛经中释迦牟尼成佛之 前还是菩萨,仍脱离不了轮回。因此才有佛的前生 故事。 这些故事大都是寓言、童话,长期流行在印度民 间,内容生动,寓意深长。作为一种寓言可以通过说 因果,讲轮回明白善恶的真理。正如佛经所说:“  相似文献   
12.
像驴一样勤奋,工作却原地踏步;像驴一样劳累,得到的却是皮鞭,这是很多职场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其实,摆脱驴的命运,变身职场千里马得到赏识并重用,并不是没可能。读读下面的文字,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突破口。你是否只做一样工作?寓言一:动物们要举行一场联谊会,领导秘书狐狸对驴说:"你的嗓门高,来曲独唱吧。"驴说:"我不去,我唱得很难听。"狐  相似文献   
13.
海风 《思维与智慧》2001,(10):42-42
教授收了四个学生,他们分别来自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开学第一天,教授让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桌上有一只烧杯,杯内盛有水,比水面低一点的杯壁上有一个小孔,水从孔里不断流出。现任要解决的问题是迅速采取办法阻止杯中的水向外流。  相似文献   
14.
王娟 《思维与智慧》2007,(11):38-39
西瓜 买西瓜绝对是一种黑箱操作,就像那个什么奖的评选一样。长得什么样,西瓜肚子里最明白,可你还在那儿傻乎乎地精挑细选呢。切开以后,红瓤黑籽自然是你的造化,万一遇到个清汤寡水的,也只能将就着吃。好歹也费了不少劲把它搬回家的,扔了可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包靖 《现代哲学》2006,(2):100-106
在布鲁门贝格看来,神话创作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一个充分条件。它的充分性体现于它出于文化目的论的内在要求——征服现实绝对主义。这是神话创作性的合法性。惟其充分性而非必要性,对文明的书写只能是一种审美神话的寓言。这是神话创作的非法性。因此,审美神话的寓言式书写困境承诺斯替主义二元论而来,在西方审美思想史上绵延不绝的普罗米修斯神话创作中见出。在通盘重构西方审美思想史之后,布氏提出了令人不安的审美神话之后的解释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先秦寓言和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典藏宝库中的瑰宝,尽管作为寓言,都遵循了“讲述故事——说明道理”的语篇叙事模式,但是在寓意的构筑和言语功用上,却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庄子文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严 《中国道教》2003,735(6):36-39
庄子学派诞生于春秋时宋而成长于楚。如果说宋国的社会文化气候和土壤孕育出庄子学派思想个性及文学倾向的幼苗,那么楚文化的雨露阳光则使它们成长壮大并趋向成熟。《庄子》是一部  相似文献   
18.
一匹马找到了一块丰美的草地,常到这里饱餐一顿。一头大水牛发现了这个秘密,经常趁马不注意的时候也跑来吃草。马发现后,觉得大水牛侵占了自己的地盘,想报复他,但自己又无能为力。于是就请人来帮忙。人说:  相似文献   
19.
《天路历程》中的寓言将班扬与激进分子和国教徒区分开来。激进分子抹杀了清教教义中永世和今世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滥用简明直白和经验的原则来解读《圣经》中的寓言,激起了轩然大波。班扬“籍先知以设譬”,强调寓言是在今世表达永世真理的手段,是他清教身份的载体。以帕克为代表的国教徒认为寓言与国教主张的语言机制背道而驰,班扬为寓言辩解表明了他的不从国教者身份。《天路历程》赋予了穷人获取和传播永世真理的优越感,说明寓言是班扬穷人身份的标志。这三种身份相互关联,构成了班扬完整的宗教身份。  相似文献   
20.
寓言四则     
1.苍蝇与蜘蛛 一只苍蝇总是自以为自己到过世界各地,见识广博。苍蝇看见墙角一只蜘蛛,它便神气十足对蜘蛛说道:“可怜的朋友,你怎么生活任这阴暗的角落,过着这倒霉的日子。你可知道我到过世界上许多神奇美丽的地方,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我活得多么充实,过得多么美好啊!你是否愿意跟我一起去见识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