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一个人…… 1岁-4岁 比可爱 5岁-7岁 比聪明(在幼儿园) 8岁-15岁 比成绩,比酷,比帅(在小学和中学) 19岁-22岁 比学历(大学) 23岁-27岁 比事业,比汽车,比房子……  相似文献   
6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全托幼儿是24小时生活在幼儿园中的,其带给孩子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与日托幼儿是完全不同的。从我们多年的教育经验来看,全托的孩子往往比同年龄人更加独立自主,也更加懂事和成熟。  相似文献   
63.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我国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  相似文献   
64.
姜勇  庞丽娟 《心理科学》2004,27(5):1120-1123
师生交往是当前教师与儿童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对幼儿园师生交往类型的探讨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与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105名幼儿教师的师生交往所进行的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较深入地揭示了幼儿园师生交往的四种类型:严厉型、民主型、开放学习型、灌输型及其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并指出开放学习型是我国幼儿园师生交往的一种特有类型。  相似文献   
65.
一条红绶带     
人人都想赢得一条象征冠军的蓝绶带,成为在某个方面最优秀的人。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是如此。但遗憾的是,我是个在体育运动方面一无所长的人。我跑步总是最后一名,我打棒球的时候,很可能被击中头部或者把球丢掉……我恨我自己,我不知道我的运动技能怎么会这么差。  相似文献   
66.
通过两个实验深入探讨了前提项目间差异对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表现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1)多样性效应受多样组和非多样组之间差异(前提项目间差异)大小的影响,在减小两组差异的前提下,5~6岁儿童尚未表现出多样性效应;除个别任务外,8~9岁儿童表现出多样性效应(实验1)。(2)对前提图片的形状差异进行数量化处理后发现,儿童在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任务上的归纳判断力度随前提项目间差异的增大而增强;在前提项目间差异很小的情况下,10~12岁儿童也没有运用多样性信息进行推理;当前提项目间差异很大时,被试表现出多样性效应(实验2)。  相似文献   
67.
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四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1391名4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追踪调查,先后两次(间隔一年)测查儿童的认知能力,建立两水平回归模型考察幼儿园入园年龄与4~5岁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家庭学习环境对入园年龄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入园年龄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入园年龄效应在儿童5岁时仍然存在;(2)对于家庭学习环境差的儿童,较早入园使得儿童获得认知发展的优势;对于家庭学习环境较好的儿童,则存在一个适中的入园年龄段,能最大程度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68.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过去15年里广泛用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然而调查结论却很不一致。为了综合这些相互矛盾的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37项原始研究(含42个独立样本)进入了元分析。结果显示:(1)幼儿园教师的SCL-90得分与常模没有显著差别,明显低于中小学教师;(2)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的得分可能有差异;(3)离婚率、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出生死亡率与幼儿园教师的SCL-90得分有显著相关。幼儿园教师在心理健康积极端的表现,以及压力–资源–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9.
绘丹 《思维与智慧》2007,(13):25-25
他5岁时,就进了妈妈单位的托儿所。妈妈的单位是一家小厂,托儿所不大,很简陋。他在家门口常听到别的孩子介绍他们所在的幼儿园多么多么大,有多少玩具,阿姨讲过哪些故事。而他所在的托儿所只有七八个孩子,一个阿姨,几乎什么好玩的东西都没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一位心理学家到某幼儿园找老师。当时正值小朋友们自由活动,他们互相追逐,嬉戏打闹。这时有两个小朋友先是搂抱在一起,接着又一起摔在地板上来回翻滚。旁边七八个小朋友看见了,呼地拥了上去,一下子扑到这两个孩子的身上,你推我拥,又叫又嚷,显得十分兴奋,最后把压在最底下的小朋友弄哭了。老师听见哭声急忙赶来,看见这番情景,很生气地把孩子训斥了一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