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601篇
  18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李涛 《心理科学》2011,34(3):642-646
家庭作业不仅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课后最为重要的学习活动。本文从家庭作业特征、家庭作业完成过程、家庭作业中父母参与和家庭作业对学习效果影响的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家庭作业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最后指出了家庭作业学习效果研究的实践价值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32.
为探索身体表情的加工时程以及加工方式是否为构形加工,采用ERP技术考察对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恐惧和愤怒)的识别。行为结果发现倒置效应存在。ERP结果发现:早期阶段已有对威胁性情绪(P1)和倒置效应(N1)的加工;中期阶段主要存在对倒置效应的加工(N170);晚期阶段,威胁性情绪在正立条件上得到更多的加工(P3和LPP)。结果表明,威胁性身体表情加工有独特的时间进程,加工方式以构形加工为主。  相似文献   
833.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苏  刘璐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905-915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个体和社会有很大影响, 具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研究范式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及其他范式。其理论模型有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多元动机模型及情绪麻木和自我控制失败说。当前研究在社会排斥对基本需要、情绪和自尊有何影响上存在争议。未来需谨慎使用研究范式, 明确研究对象,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寻找社会排斥出现的原因, 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排斥研究。  相似文献   
834.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能够自动对语篇中的情绪进行推断。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分别在外显和内隐两种情绪加工的任务下,考察话题结构对语篇情绪累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实验一的外显情绪判断任务下,话题结构未显示出对语篇情绪累加的明显作用;在实验二的内隐情绪理解任务下,当话题延续时,读者对有两个情绪线索的语篇的阅读时间短于仅有一个情绪线索的语篇,此时情绪的累加促进了当前句的加工,而话题转换时,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此时读者在新结构下建立当前句的情绪表征,并不在先前情绪的基础上进行累加。  相似文献   
835.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探讨了暴力犯罪者对情绪刺激(愤怒面孔与高兴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行为数据显示,相比非暴力组,暴力组对愤怒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高兴面孔,初步验证了暴力犯罪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ERP数据进一步表明,当目标刺激为愤怒面孔时,暴力组N2pc的潜伏期要显著小于非暴力组,说明暴力犯罪者对愤怒面孔的觉察早于高兴面孔,对负性情绪刺激更为敏感。由于N2pc的波幅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反应时和潜伏期,说明暴力犯能够更快的觉察到负性情绪面孔,但并没有对其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出现回避模式,表明暴力犯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是一种警觉—回避模式。  相似文献   
836.
学习困难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学习困难学生的违纪行为、情绪困扰,情绪困扰与注意障碍的关系,以及问题行为与应激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违纪行为、注意及多动问题评定中,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家长评定,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学习优秀学生(学优生);在情绪评定中,教师评价显示,学困生的情绪困扰显著高于学优生;(2)教师评价时,注意问题与情绪困扰的相关显著,但多动因子则与情绪困扰关系不大;(3)在正性应激量上,学优生高于学困生,未出现显著差异;而在负性应激量上,学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学优生;(4)负性应激量对情绪和注意问题的预测作用显著,但对违纪行为预测作用不明显,而正性应激量对情绪和注意问题以及违纪行为预测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7.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oss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普遍的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策略在情绪反应和神经机制上的异同,以及二者对认知活动造成的不同影响。与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能更好地降低情绪体验,减少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降低杏仁核的激活水平,并对认知活动不产生影响;而表达抑制虽然能够降低情绪行为,但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却增强,而杏仁核激活水平并未降低,且干扰认知活动的完成。神经病理学的证据进一步表明,相较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38.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采用实验法,以288名中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与不同类型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1)快乐情绪的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情绪,快乐情绪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情绪。(2)表达抑制策略下,词汇与图片的再认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认知重评策略下,词汇的再认反应时短于图片;对词汇和图片的再认反应时,认知重评组短于表达抑制组;认知重评组的再认正确率高于表达抑制组。(3)快乐材料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材料;快乐情绪下快乐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材料,悲伤情绪下悲伤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快乐材料。  相似文献   
839.
新近研究结合日趋成熟的标量计时模型及神经学相关依据提出,情绪诱发的生理唤醒会加长主观时距,而注意唤醒会缩短主观时距,且各自有不同的发生特点。本研究选取3、5、8岁被试,系统探讨了800~3200ms范围内,儿童在高兴和生气两种面孔表情刺激下的时距知觉特点,并以中性面孔表情作为参照。研究发现:(1)3~8岁儿童都已具备明显的时距知觉,但时间敏感度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2)3~8岁儿童时距判断均会受到情绪的干扰,情绪刺激下的主观时距长于中性刺激下的主观时距;(3)3~8岁儿童生气表情下的主观时距长于高兴表情下的主观时距,生理唤醒效应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40.
文章介绍了1例因青春期认知偏误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案例咨询过程。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个阶段4次咨询,求助者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困扰,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所致。咨询效果显著,焦虑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通过本案例的介绍,希望能号召更多人关注青少年群体、大力普及青春期教育,以帮助青少年顺利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