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他出身于佃农家庭,家里非常贫穷,世代务农,帮父母下地干活,是常有的事。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和父亲下地劳动,不多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全身酸痛难忍,他回头一看,一上午和父亲辛苦的劳作,就只割掉了一小块的稻谷,他无奈地望着那一望无垠的稻田,问旁边的父亲,这么一大片,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呢?父亲淡定地回答他,怎么会做不完呢?我每年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做完的。  相似文献   
912.
913.
处理家庭争端占用了基层民警大部分的工作精力,本文针对这种状况介绍危机干预技术及其在基层民警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14.
《学海》2017,(4):141-147
本文利用CGSS2006数据,将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置于三代之中,研究当前中国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状况,以及第三代子女数量及其性别结构对家庭养老资源的稀释作用,并通过家庭抚育资源稀释理论,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背后逻辑。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家庭优先养老的资源分配方式占据主要位置,家庭代际支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生活照料、精神支持之上。第三代子女的数量,尤其是儿子的数量,对家庭养老资源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且在精神支持方面尤为明显。这种稀释作用与家庭抚育资源稀释理论具有相似的逻辑。  相似文献   
915.
高铭 《天风》1996,(9):19-19
曹小苏是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乡二队的青年妇女,结婚不到5年时间,村民们以“母夜叉”将其真名取代。究其根源,自然是“泼”得出奇。内从妯娌、丈夫到公婆,外涉左邻右舍,甚至路人,无不受到她不同程度的谩骂、诅咒以至重打。对于她这种刁、蛮、泼、狠的习性,人人都望而生畏。就以她自家说吧,对于公婆。  相似文献   
916.
“打工皇帝”唐骏,1994年刚进微软时,只是一个写代码、编软件的普通工程师。那时微软总部里大部分的员工是美国当地人。他们家庭观念很重,只是把上班看做赚钱的方式,工作之余极少和同事交朋友,几乎没有任何往来。唐骏感到有些不可理解,决定按自己的习惯处理与同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7.
方光阳 《天风》1996,(9):36-36
武建兴是裴庄的一位弟兄,1995年年底,他从山东购进一台磨面机,家里腾出两间屋子办起了磨房。我去过几次,磨房虽然刚开张,但生意却不错。有时我去,正赶上弟兄忙不过来,便伸手帮他一把。一闲下来,建兴弟兄就满心感慨地对我讲起信主以来主对他的带领和办磨房的前后经过。 建兴弟兄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  相似文献   
918.
目前,一种名叫“高楼孤独症”的心理疾病正逼近都市少年儿童,家庭结构越来越小,房子越建越高.住进高楼的孩子活动空间不断缩小。没有玩伴.没有欢笑.他们日渐变得孤僻、脆弱、暴躁……  相似文献   
919.
目的:发展我国家庭功能的本土化研究工具,编制并检验家庭功能量表。方法:被试年龄不小于12岁,预试样本215个,来源于南京市某中学学生、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的患者;正式样本395个,来源于南京某高校新生、某中学学生、以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的患者。结果:家庭功能量表包括18个条目,分为亲密性...  相似文献   
920.
夏福英 《现代哲学》2017,(3):148-154
"和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命题,古代学者一般从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来讨论"和同"问题,现代学者则从文化观方面来讨论。从自然观上说,世界最根本的特点是差异性,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和而不同"。因此,承认世界是万有不齐的差异性的和谐统一,是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君主应善于用"和而不同"的观点,吸取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做出万全之策。在伦理观上,人们可以从"和同"观上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文化观方面,"和而不同"命题可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对待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与文化,人们应采用世界有识之士所共同倡导的"文明对话论",而非"文明冲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