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1篇
  4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如何确立一个社会的正义原则是当代政治哲学家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在其代表作《正义论》中提出了一种确立正义原则的原初状态理论,这一理论把正义原则等同于原初状态中人们选择的产物。对此,牛津大学G.A.科恩教授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对意见。他在其《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论证说,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实际上是把理想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222.
张积家  王悦 《心理学报》2012,44(2):166-178
以熟练汉-英双语者为被试, 考察了在短语水平上语码切换的机制及切换代价的来源。结果表明:(1)汉语与英语表示空间方所的短语的差异和表示量的短语的对应与否影响语码切换过程, 但对于两种语言的切换代价的影响不显著, 表明语码切换代价未受特定语言的语法特征影响; (2)熟练汉-英双语者在短语水平上表现出语码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切换至熟练语言的代价比切换至非熟练语言的代价大; (3)熟练汉-英双语者的切换代价源于两种语言短语的激活和竞争, 支持非特定语言选择假说, 可以用抑制控制模型来解释。整个研究表明, 熟练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源于语言表征系统之外。  相似文献   
223.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在对癌症幸存者及家庭复原力概念、测量工具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内外环境两方面,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家庭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支持等来详细阐述癌症幸存者家庭复原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心理、运动以及社会支持等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了我国癌症幸存者家庭复原力的发展局限性,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见解,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开展癌症幸存者家庭复原力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224.
《现代哲学》2020,(6):15-20
"唯一者"是施蒂纳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施蒂纳看来,人类被束缚于各种物质或精神领域,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达到真正自由,究其原因是由于人类对理性原则的崇拜,因此"唯一者"要取消一切领域内的普遍法则。费尔巴哈认为,只要人类认识到"类"本质的存在,就能够在爱的相互关系中重建人类自由。但施蒂纳指出,对"类"的承认完全取消了个体的创造性地位,"类"概念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普遍原则,人依然受制于一系列外部因素。一旦"唯一者"服从于某一共同体,其利益就会被各种原则所侵害,因此,独自性对"唯一者"十分重要。但施蒂纳并未处理好独自性与"唯一者"之间的关系,即如何使以"无"为自己事业的"唯一者"保持独自性的同时协调好诸个体的利益。在施蒂纳这里,"唯一者"的利己主义原则与其独自性都成为一种虚无的意志论。  相似文献   
225.
孙向晨 《哲学研究》2021,(12):101-111+124
列维纳斯与赵汀阳都有某种西方"之外"的视野,对于西方哲学的存在论传统有总体性的反思与批判;都坚持以哲学"之内"的方式推进他们的思想,这构成了他们之间"对话"的基础。"对话"姿态并不假定一种更高的普遍性去涵盖他们,而是要能保持其源初的理论"立场"。在关于西方存在论传统的界定,如何面对他人,自由何为以及伦理地位等方面,他们既有相似的分析,又有根深蒂固的差异,可以相互观照对方。他们都试图克服西方的存在论,给出不同的理论生长方向,这正是一个全球时代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226.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之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尔哈特开创性地提出了程序性的俗世生命伦理学。他是一位自治论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者、共同体主义者与绝对主义者,但提供给世人最小的伦理学。他与当代诸多学者既在学术上背道而驰,但有时又有相通之处。他的思想对我国本土化生命伦理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27.
信仰词汇     
单信 《天风》1995,(11):43-43
当甲、乙两方为了某种原因,难以取得协调或被接纳时,第三者丙站出来作为甲、乙之间的调解、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达成甲、乙双方和好如初,破镜重圆。这第三者丙就常被称作“中保”。 远在旧约时代,先知和祭司实际上就是充任了神与以色列百姓之间中保的职份。  相似文献   
228.
高建国 《天风》1997,(7):22-23
“因人懒惰,房顶塌下;因人手懒,房屋滴漏。”(传10:18) 这一节圣经是讲到人的手懒而造成的后果。 懒惰这个毛病,好像是不怎么被人所重视。看看是无所谓的问题,但实际上对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好多当做的事,因为懒惰,拖着不办,以至于耽误了大局。  相似文献   
229.
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名日-汉双语者为被试, 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 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四种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非词空格条件和字间空格条件。为了确保四种词切分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一致, 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字、词或非词的边界。结果发现:(1)在总体和局部分析中, 词间空格条件下平均注视时间显著少于正常条件; 非词空格和字间空格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2)在总体分析中, 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在正常条件和词间空格条件中差异不显著; 局部分析中, 词间空格条件比正常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更短、注视次数更少。表明日-汉双语者在阅读词间空格文本和正常文本一样容易; 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的词汇识别有促进作用; 在汉语阅读中, 词是重要的加工单位。  相似文献   
230.
采用EyeLink Ⅱ眼动仪,以汉-俄双语者(15名)和母语为俄语者(15名)为被试,要求他们阅读有空格、删除空格、去空格隔词加粗三种类型词切分方式的俄语句子,探讨不同词切分方式对两组被试俄语文本阅读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有空格条件相比,去空格隔词加粗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和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阅读速度更慢;而删除空格条件下的阅读成绩最低。在各呈现条件下,母语为俄语者的成绩都显著好于汉-俄双语者;删除空格后,汉-俄双语者比母语为俄语者的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阅读速度更慢。对于像俄语这种有词间空格的语言来说,删除词间空格不仅对母语读者的阅读产生干扰,对于第二语言读者的阅读产生的干扰会更大。汉-俄双语者的俄语水平和俄语文本的呈现方式影响他们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