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曹雯 《美与时代》2014,(5):105-106
达芬奇集团自1994年成立以来,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家居和室内装饰用品零售代理商。2010年7月2日到11日,达芬奇家居在国贸商城为家居爱好者送上一场设计盛宴:来自欧美的100多家顶级家居品牌,带着他们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的力作,来到了北京。此次家居展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设计盛宴,它带给国内设计师许多设计理念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2.
<正>在西方美学史上,一些著名的美学家曾激烈地批判过形式美,认为单讲形式美割裂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于是,以提高民生质量为目的的大规模创造美,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3.
造型能力是艺术表现的基础,手绘表现能力的提高是提升设计表现力的关键。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中枯燥的速写训练,达到训练方式多样性和教学目的针对性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4.
近年来因为出现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偏低,书籍装帧设计在教学中重视技能,轻视创造,缺乏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教学形式单一,注重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教学实践手段不完善,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一等问题。因此,高等设计院校应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优化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为推动我国21世纪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5.
中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带动了住宅建设和社区规划设计的发展。现代人从生存意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环境意识的思维变化也对社区的整体环境质量提出了要求。诗意家园的营造,要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原则,结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充分考虑社区景观艺术设计的要素,把景观设计贯穿于整个社区规划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6.
在雄浑高耸的山峦里,一片空旷开阔的山野中,我看着攒动的人群围绕聚集在跃动升腾的火舌旁,滚烫的热浪直冲天空,列队前行的人流自远而近,时隐时现……雄鹰盘旋在高空,圣塔矗立在山间,佛光普照大地,人们欢呼雀跃着……山脊间飞桥高架,连接神奇的天路,瀑布、河川、汽车、火车纵横穿梭;平原处楼宇林立,开阔神秘的天极,田地、漫道、树木、水泉井然摆布……我被这眼前奇妙的景色迷惑了。懵懂恍惚中经受了烈火的洗礼,寻求着圣洁心灵的守护神,吟唱生命的赞歌,抑或是英雄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7.
培养"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理念.而随着艺术教育中女性人数大众化趋势的日益突现,如何针对女性特点,培养出新型女性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8.
本文主要从专业设置、改革方法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论证了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实现实践性教学的目标。随着近年来艺术教育带来的高经济效益的刺激,社会上许多非艺术类院校、工科院校都相继增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这些院校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多处在一个较为浅显的"模仿"状态,毫无办学特色,笔者认为,创立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专业,首先拥有正确的出发点是关键。这个出发点可以从专业的交叉性开始。其次,专业前瞻性强。第三,有的放矢,积极调整专业体系。要针对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有时甚至需要重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9.
谢洁 《美与时代》2013,(8):133-134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格,使审美体验浸透于艺术设计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90.
我国高职的设计基础造形教育借鉴于本科,多年中一直以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为基本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课程体系也暴露出不少不利于当代设计教学需求的缺陷。改革设计造形基础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势在必行,重新思考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以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设计教育需求为基础的新课程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