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作为一位后现代艺术家,里希特无论是在创作形式还是有关绘画的思辨性理解在当今艺术领域都有着一定的独到之处。然而他的艺术价值并不在于他创作了哪些作品,创作了怎样的作品,而在于他的创作动机,他是以何种意识观念介入艺术创作的,以及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又是用何种方式来置换自身观念的。在当代,对于他的艺术核心  相似文献   
202.
<正>谢瑞阶先生,一位与世纪同龄的老人。他是黄河流域人民大众家喻户晓的大艺术家,在全国美术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望。谢瑞阶先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和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被誉为"黄河老人"的谢老,不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和书法作品,其中以黄河为题的山水画,集中体现了谢瑞阶先  相似文献   
203.
<正>在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当今书坛既充满生机活力,又表现得困难重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又将如何去应对?这是书法艺术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价值取向、艺术标准、理论与实践关系、主流书风建设四个方面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唤起每一位书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4.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甘肃省临潭旧城回族内部在日常宗教实践中存在的区别,展现了地方社会内不同教派在服饰、婚姻策略、宗教生活、丧葬、纪念和墓地安排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分析了这些差异性在日常实践层面维系宗教群体延续的作用。同时指出,教派作为人为性的一种社会建构,在社会实践中一旦获得承认,并具有合法延续的可能性时,其教派特征就会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层面上表达出来。所有这些表达都是宗教群体集体认同的体现,也是日常实践中区分"我群"和"他群"意识的体现,其价值目标还是在于使宗教群体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205.
我国学界对发展伦理学的研究,其问题域集中在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哲学基础、伦理原则和价值理念等问题上.发展伦理学在我国的实践探索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现.发展伦理学在我国的未来旨趣表现在:首先在理论研究上,发展伦理学要强化范式意识,规范学术研究范式;其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构建中国的发展伦理学体系;最后,在发展实践上要提升人类的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细化发展伦理的指标体系,把发展伦理规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6.
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德育方法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方法论是关于德育方法的理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传统的灌输法失去了其合法性.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应答方法.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其方法功能仅关注某一方面,所以它们的德育方法论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所面对的现实道德冲突问题.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科学阐明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其整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把现代德育方法进行系统整合连接,构建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的方法论整体系统是当代德育方法论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07.
徐竹 《世界哲学》2010,(3):99-109
布兰顿(R.Brandom)的规范性实践概念有三项主要内涵:(1)默会地遵行实践传统孕育的“隐性规则”是遵从具有明确阐释的“显性规则”的前提;(2)规范性意涵独立于因果性,是基于意向性之主客体不同方面的模态关系的差异,不可相互取代;(3)那些作为默会信念的“隐性规则”本质上并不是迥异于“显性规则”的东西,它们仍以话语推论关系为范型,仍需具备概念阐释的可能性。特纳(S.Turner)和劳斯(J.ROUSe)分别从“还原论的”与“非还原论的”自然主义立场批评布兰顿的观点。对这些批评的回应将会表明,为什么上述三项意涵对规范性实践概念而言是同时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8.
康德为道德寻求客观依据而确立的"道德律令"继承了基督教传统"道德金律"的普世性、律法及上帝观念,同时又从实践理性角度赋予了这种基督教传统文化思想以新的时代意义。这种新的解释具有现代科学理性及人文性特征,从而对后之学者在道德问题上的探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9.
王永跃  段锦云 《心理科学》2014,37(1):172-176
本研究选取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个体(对心理契约破裂的感知)及领导因素(上下级沟通),通过402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有调节的中介研究设计,对人力资源实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与员工创新行为正相关;(2)心理契约破裂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上下级沟通水平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也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对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10.
Husserl the philosopher personally experienced World War I breaking out 100 years ago. Like most German and Austrian commoner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war, Husserl was extremely passionate for it. After undergoing the cruelty of war and losing many relatives and friends, he was once enmeshed in extreme confusion and disappointment, albeit he still made every effort to offer spiritual and ethical support to the soldiers at the front. Along with the proceeding of the war, he soon changed his views with respect to this war and confessed that more and deeper reflections were needed to address issues about problems of nationality, super-national ethics and about problems of wars relevant to them. He made philosophical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with regard to this war after it ended, and presented, eventually, requirements for himself: to be satisfied with tak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philosophy as the topic of philosophical theoretical study and to give up, in drastic fashion, the intention in such philosophical practices as providing political proposals and exerting political influences, "living purely as a scientific philosop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