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单纯呈现效应与积极情感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屠莺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8,31(2):356-362
该研究以汉语双字词为刺激材料 ,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分别检验了标准的情感启动范式和单纯呈现范式的有效性.然后,用在标准的单纯重复呈现范式中产生了典型单纯呈现效应的中性刺激,替换标准情感启动范式中情感属性为积极的启动刺激,再次进行标准的情感启动测验,仍然观察到了情感启动效应,而同样是这些中性刺激,当没有被重复呈现时,在标准的情感启动测验中没有观察到情感启动效应.结果表明,刺激的重复呈现会导致偏好的产生,使其能够起到积极情感刺激的作用.研究认为,刺激的重复呈现,可能是积极情感产生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212.
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义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8,31(3):556-561
本研究以内隐联想测验(IAT)为内隐自尊测量工具,以17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来自家庭方面的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状况与青少年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相关,来自离异家庭的个体内隐自尊显著低于来自完整家庭的个体;(2)父母婚姻状况对青少年的外显自尊没有影响,个体可能通过形成积极的外显自我评价对父母离异带来的负性经验进行补偿;(3)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的偏爱对个体的内隐自尊有提升和促进作用,提示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发展;(4)父母的拒绝与否认、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母亲的惩罚与严厉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相关显著,提示消极的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一致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13.
该研究以汉语双字词为刺激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检验了标准的GNAT内隐联结测验范式的有效性,实验一发现,积极名词与正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与负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实验二发现,用在标准的单纯重复呈现范式中重复呈现过的中性名词,替换标准GNAT内隐联结测验范式中的积极名词,再次进行标准的GNAT内隐联结测验,观察到了重复呈现的中性名词与正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与负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表明被试将重复呈现过的中性刺激与积极刺激联系比与消极刺激的联系更紧密.实验三发现,同样是这些中性名词,当没有被重复呈现时,在GNAT内隐联结测验中与积极形容词和消极形容词的联结的反应时之问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刺激的重复呈现会导致偏好的产生,使其能够起到积极刺激的作用.该研究认为,刺激的重复呈现,可能是积极情感产生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214.
情感教育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情感理论视角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促进实效性、增强时代感。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情感培养与情感升华,引导激发积极情感,对促进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高级情感、实现情感品质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5.
翟萍 《学海》2008,(3):185-188
庞德的第一部译著<华夏>于1915年问世.自此,其在诠释中国古诗词时所产生的误译不断地招致了翻译评论家的非议.该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造成宠德误译的原因,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和翻译的跨语言特性,将对庞德翻译文本的接受方式划分为垂直一水平式接受.通过例证,认为,正是与这一接受过程有关的变因,如审美主体(翻译者)、接受主体(接受语读者)和接受环境(接受语的民族心理)等综合因素诱发了庞德的误译.  相似文献   
216.
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教育轻行为训练是青少年道德建设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养成训练则被证明是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生成的有效路径.这是由品德生成的客观规律、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体验教育、实践育人的任务决定的.要切实提高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效果,德目指标应易记易循,行为准则须明确具体;活动方案设计应贴紧未成年人实际,训练活动要注重可操作性,强化情感体验环节,抓好"小处"、"小事",注意训练活动的持续性和家校(园)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养成成果.实践证明,从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入手正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17.
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情感与意境的结合."情境"是室内设计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决定设计优劣的主要因素.情境营造基于界面围合的空间,而空间界面的情境营造主要通过其自身色彩设计、形态设计、材质设计等因素在界面上综合应用.室内空间情境的深入营造还在于空间中陈设、造景、光影等要素的巧妙组合.情境是需要有特定的文化因素来支撑的,这种文化感受与体验正是室内空间设计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218.
现代社会是经济的社会,货币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否就能断定我们的社会处于同西方一样的"消费社会",这就需要一定的思索.社会在不断发展中,经济因素是一个关键的指征.同时,精神上的审美追求也在同它产生着一致性.在经济与审美的矛盾冲突中怎样的显现才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标志.社会中的人们处于"展示"的景象中,符号和影像控制着整个视野,这时的人们始终在自己编制的网络里撕扯着自己空洞的外壳.但人们还是渴求自身力量的释放,在看别人的同时吸引着他人的注意,这是一个认同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应该在审美这一高级精神境界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  相似文献   
21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本质的问题,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情景之中.在艺术中的风景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生命的张力.从自然中的一隅到艺术中的风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是建筑在人的审美情感丰富化、多样化的基础上的,是人类自觉意识在占据主体性地位后的全面发展,且呈现出新的审美层面.  相似文献   
220.
随着人们的审美修养、经验、能力的积累,在休闲活动中就会越加自觉地体会和感悟到更丰富、深化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这对于我们提高休闲活动的质量,促进休闲经济和产品的发展,打造好"休闲城市",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