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60篇
  28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影响美育在农村小学实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在中国教育界提倡和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小学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价值观、教师本身的美育素养、社会意识、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审美教育在农村小学充分发挥其"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的作用?(一)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的观念.(二)建构审美教育模式.学科的教学,组织课外活动,都要营造一种美好的情趣和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之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实现愉快学习,培养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2.
李键 《心理科学》2003,26(4):766-767
图式通常指包含了有关客体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并被看作一种心理结构。但是,这种心理结构是什么层次上的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心理学上的看法却很模糊。因此,探讨图式的心理结构层次及其形式,明确图式的心理定位及内涵,尤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3.
"审美主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在美学史上不乏美学家对审美主体作出理论上的诠释和规定,但直到康德为止,其理论内涵才被真正确立下来.本文试通过对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进行的具体分析,从中得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必须恪守的原则,即非功利性、无概念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这些原则为审美主体的确立以及审美主体的自律具有理论上的奠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织锦,人生似编程,重在过程,美在过程。第一是过程,第二是过程,第三还是过程。至于结果,有了坚实游走行进的过程,还愁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吗?过程和结果是一对意味滦长的哲学美学范畴。世俗观念追逐结果,审美领域推崇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量词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理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缪小春  桑标 《心理学报》1992,25(3):10-17
本研究试图探索人们对舍有“所有”、“每一个”、“有一些”等量词的肯定句、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理解。要求成人被试尽快判断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句子和哪一幅图画的内容相符。结果表明,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为(1)句子的表层结构和它的底层意义的一致程度;(2)句子的意义和从图画中得出的命题的一致程度;(3)句子中使用的量词。结果还表明,否定句的判断时间不一定全都比肯定句的长。  相似文献   
16.
运动表象清晰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在体育运动领域里,表象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运动表象的研究更为重要。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运动表象的研究在心理训练方面较为广泛,但机理上并没有更多更深的探讨,本实验试图对少年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运动表象清晰度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一、实验目的运动表象是在过去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视出来的动作形象。运动表象有两种,即、  相似文献   
17.
皮亚杰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他的思维、学习理论对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是很有启发的,他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从环境中吸收的,不是预先在儿童头脑中形成,并随着儿童的成熟随时出现的,而是儿童透过他的心理结构与他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儿帝的思维发展就是重建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开头是某一级水平所特有的一种思维结构或方式,正如三岁儿童  相似文献   
18.
志向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一个人期望自己在某方面取得成就的水平,在心理学中称为抱负水平,又叫志向水平,志趣水平。心理学中对志向水平有过许多研究,例如1961年莱切曼(S.J.Lachman)发现,一个人的志向水平随着他实际完成的作业的多少而变化。活动的成功和失败使个体体验到成就感和挫折感,而成就感和挫折感是影响活动继续进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过,个人活动的成功和失败是一种主观上的体验,因本人的志向水平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本研究用实验方法探讨大学生志向水平和活动的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并试图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1-5岁儿童运用方位句及方位介词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方位句是儿童语言中运用方位介词构成的表现动作趋向、位置移动和处所变换的句子。本文考察儿童对方位介词和方位词的运用情况以及方位句的结构类型和发展过程,初步分析儿童方位的习得机制。方法我们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1—1;5岁儿童中随机抽取了90名被试,其中男43名,女47名,按半岁间隔分为9个年龄段,每段10人,其中男女比例  相似文献   
20.
4-8岁儿童句子可接受性判断能力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90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4—8岁儿童的句子可接受性判断能力。结果显示:4岁儿童已出现了这种判断能力,但总体水平较低;5—7岁儿童的判断能力提高了,但是比较倾向于根据语义标准作判断;8岁儿童的判断能力比较成熟,能兼顾语义和句法作判断,但仍然受其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制约。研究还发现儿童的这种判断能力存在着极显著的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