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7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961.
陈智颖 《美与时代》2014,(11):77-77
在美术教学当中,教师独白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可是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当中,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仍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美术课堂中提问式教学是改变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62.
<正>古人关于神合感精神境界的描写,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一种别具一格的令人为之低回和遐想的艺术特色。而古人关于林泉之志、烟霞之侣的表达,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令人为之心向神往的自然审美境界。它们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963.
文艺创造,扩大到一切美的创造,要使人产生美感,不仅要形式美,能吸引人,感染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内容美,思想感情美,精神境界美,而且要这种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和谐,水乳交融,溶合为有机统一的整体,难分何为内容,何为形式,何为技巧,何为材料。而且还不能满足于能使人产生美感,还要进一步加强美感的五度,这就给一切美的创造者提出了更高的、更深的、更强的,也是更难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4.
音乐欣赏是对艺术形象进行塑造的一种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渗透着欣赏者情感活动的形象思维,也是欣赏者情感活动与理性活动的协调统一,这构成了音乐审美机制的重要特征。音乐审美机制离不开审美环境、音乐欣赏的主体条件以及音乐欣赏的客体信息。音乐审美机制的四个表现阶段分别为审美操作阶段、审美领悟阶段、审美愉悦阶段、审美超越阶段。音乐审美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和音乐品位。  相似文献   
965.
正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人类应该通晓和秉持古始以来就存在的道,并使之不断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活动之中。道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和谐思想的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并为寻找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方法提供智慧借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人类既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一些西方思想家把当今人类的问题概括为孤立和疏离的过程,即人与自然的  相似文献   
966.
郑利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16-116
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阐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接着将历史-地理唯物论与传统唯物史观进行比较,挖掘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新的内容。最后从实践层面上论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这一哲学思想为解决城市与当今社会发展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7.
翻译审美是指译者以原文文本为主要审美客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而在翻译审美活动中翻译主体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成为整个翻译活动的前提及基础。马建忠先生提出的“善译”翻译观一直以来都得到翻译界的好评。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善译”论中找到答案。本文将从语言感应能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解读审美主体。  相似文献   
968.
同样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级里60块.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969.
明生 《法音》2014,(10)
正宗教是慈善之母,慈善是佛教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是佛教徒的内在价值理念和取向。释迦牟尼佛设立佛教的本怀是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脱离苦恼。对佛教徒来说,弘法的目的在于利生,一切修行的目的也在于利生,给众生幸福是每个佛教徒的使命。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正缘于此,中国佛教慈善理念特别丰富,并在当代慈善事业中积极践行,取得了国家  相似文献   
970.
一、中国结艺术之美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的装饰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给我们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审美享受。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为今天这种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不仅具有造型之美,色彩之美,而且都因其形意而得名。每一个结都通过“形、色、意”等的有机结合,综合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文化特征,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